|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高考状元失联9年,悲剧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教育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on777 发表于 2018-10-25 23:1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jon777
2018-10-25 23:18:31 3295 0 看楼主
曾经的抚州宜黄高考状元杨仁荣,在9年前与父母断绝一切联系。在这9年里,父母一直没有停止寻找,母亲如今身患绝症,最大的愿望就是再看儿子一眼。经过媒体、网络多方传播,失联9年的杨仁荣终于联系家人。





网络上不少人斥责其不孝,让父母心寒。但是,有没有人思考过,杨仁荣这样做到底是因为什么?

杨仁荣从小就是全家的骄傲,高考也是以县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航天大学,说句网络上的玩笑,简直就是“全村人的希望”。从小到大都很懂事的杨仁荣,内心却是空的。





“我非常对得起你们”,杨仁荣高考之后如是说。他觉得本身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为了对得起对得起父母的期望。父母逼孩子学习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把学习成绩看得太重了,甚至比孩子本身还要重要。

父母最后一次见到杨仁荣,是在他的出租屋内,同时见到的还有他的肄业证。父亲曾说最后一次见面一直是父亲的噩梦。“你对得起我们吗?”面对父亲的指责,儿子当时保证必然会去工作。但这最后一次见面却成了压倒杨仁荣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杨仁荣失联的9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可以去想象,为什么他要切断和所有熟人的联系,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难道不想回家吗?可是他不能回去。人都是喜欢攀比的,又见不得别人比本身好。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坐下来都是我家的孩子多有出息。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杨仁荣,现在混得不好,那必然是亲朋好友们喜闻乐见的。

远离了亲人的关爱,也远离了家人给他的心理负担。对父母来说他是挺不懂事的,可对他本身来说这才是最好的选择。既然不符合父母的预期,那就索性不回去了,等本身什么时候对得起父母了,再衣锦还乡吧。





杨仁荣最后终于和父母联系上了,此前找不到儿子拒绝接受癌症化疗的母亲也开始接受治疗。可这最终的结果真是圆满的结局吗?杨仁荣不是被母亲以死相逼、被大众媒体指责才和父母取得联系的吗?儿子在电话中坦言在外过得不好,对不起父母,父亲也表示必定会原谅他。但我倒是觉得父母也该去寻求他的谅解,不该让他们的期望成为孩子的负担。

最后,户外教育网提醒各位父母,不管孩子成绩如何,请无条件地爱他,不要让你们的期望成为他的心理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jon777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29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