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过日子的态度与对子女的教育选择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佐艾 发表于 2018-11-12 16:0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佐艾
2018-11-12 16:06:38 3694 0 看楼主
过日子态度影响着过好日子的可能性,子女教育又是过好日子的重要内容。农民子女辍学与否深受过日子态度的影响,过日子的态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包罗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父母的自我定位。父母是整个家庭中最年富力强的成年人,是过日子的主要鞭策力量。他们掌管着过日子的主要经营决策权,是过日子中主要的资源供给者和分配者。因此,能不能把日子过好主要取决于父母。作为父母应当明白,虽然他们掌握着家庭的主要权力,但是日子却不是给他们本身过的。过日子是家本位和子女本位的,子女后代以及家庭的整体利益才是过日子的目的所在。在过日子逻辑里,家庭整体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任安在家庭整体利益之外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的做法都不是过日子的应有态度。在农村,那些弃家庭整体利益于不顾,放下家庭责任,而只管个人享乐的人通常会被评价为“不顾家”“不负责任”。









在那些父母不顾家、不负责任、把本身看得比孩子重要的家庭中,子女的教育问题往往都得不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缺乏家庭支持,子女就不成能在学业的路上走得长远。可以说,父母不好好过日子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这些家庭中的孩子有极大可能会过早辍学。

第二,家庭成员的干劲。吃苦耐劳是家庭得以安身并且得发展的根本。在农村,大多数农民除了务农之外既没有其他技能,也鲜有相应的快速有效的致富机遇。他们不得不靠种地和从事体力劳动获得极少的家庭收入,家庭财富积累的速度极其缓慢。他们所能从事的职业一一无论是当农民还是当农民工,都需要付出相当的体力和耐力。对任何人而言想要长期承受这种劳动都不容易。为了家庭整体利益,为了子女后代过好日子,农民父母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干劲迎难而上,以更大的劳动强度和更长的劳动时间来换取更多的经济收入。在短缺经济下,那些缺乏干劲不肯吃苦的家庭很难应付子女教育的开支,最终子女不得不选择较差的学校或者直接辍学,而那些选择较差学校的子女虽然现在还没有辍学,但在很大程度上己经注定是要辍学的了。









第三,父母积极的过日子态度能否传授给子女。父母是过日子的主要鞭策力量,但子女的过日子态度也并非完全不重要。如果父母能够把积极的过日子态度传递给子女,就能够激励子女努力学习,如果子女经过努力后学习成绩也不错就不会綴学。反之,辍学的几率就会增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佐艾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69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