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职业角色认知混乱严重影响子女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ngdong000 发表于 2018-12-1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ingdong000
2018-12-1 16:14:00 3520 1 看楼主


很多教师都知道陶行知先生的“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这句话,但很多中小学教师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做得非常成功的并不多,相反,孩子表示平平,“泯然众人矣”的倒不少。究其根本,很多教师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认知混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表示是,把本身当作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说,在家庭里,不要把本身当作教师,而首先是父亲和母亲。这样做的目的“不外是为了让你们(指教师)和孩子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美满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至少在孩子看来,家庭就是家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应该是幸福的、愉快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其乐融融的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父母对本身的爱是无私的、永恒的、无微不至和不求回报的,其不同至多在于母爱的温柔细腻与父爱的深沉严格;在这里,父母对本身的教育,只是亲情的自然流露。但是,一旦教师不自觉的没有做到为人父为人母而是把本身的教师角色带进了家庭,这时,在孩子眼里,一切就全变了。此时的家庭就会变成一个毫无乐趣的地方,甚至是牢笼、藩篱;此时的父母之爱,就会夹杂进自私的成分,小气而求回报,父母的教育也会加进功利色彩。这与社会现实是分不开的。

有人说,教师“诲人不倦”不是很好吗?是,很好,但这是在学习上;而学习只是孩子成长与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在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一课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子的:“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手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先不说,这段话中涉及到的几个词“传播者”、“道理”、“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工程师”有多少可以在家庭教育中由父母来做,单说这“传播者”每时每刻都在孩子耳边传播“文明”与“道理”,孩子能够没有听烦的时候?“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是必需的,但还要不要休息、娱乐、运动、情感?“灵魂”是自我的,可以由自我来塑造,你愿不肯意本身的灵魂刻上的完全是“工程师”的痕迹?如果真是这样,还有孩子个性化的人生吗?所以说,一旦教师把本身的身份始终定义为教师而不是自家孩子的父与母,可能一个远非本身所期望的孩子的“平庸”的人生,就由本身在无形之中种下了。这样的“父母”教育与乏味的家庭氛围,会严重压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体验与新生活的向往,消极、低沉的情绪自然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基础打不好,未来的成功就多会变成千里之遥;即使一时貌似成功,也很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重大变故前因基础不稳而颓圮。苏霍姆林斯基在数十年前曾说,教师在学校里很正当的“管人”的权利,一旦回家就会变成一把强有力的、危险的工具。这个工具首先伤害的就是孩子。

第二个表示是,把孩子当成学生。





如果一个教师的参加工作、结婚、生孩子基本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以十五年时间计算,孩子应该在上中学。十五年时间内,如果教师每年教授两个班级的课,每班五十人,总计会有近1500 名学生。在这些学生之间,均以10% 计算,优秀生与后进生亦各有150 名摆布。如果再加上教师耳闻目睹与接触过的其他学生,数量会更多。多年来,教师接触各色学生,受其影响越来越对自家孩子产生严重而高企的心理期待,期待自家孩子会像阿谁“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懂事、出色,既出人头地又博得他人羡慕满足本身的虚荣心;同时,又怕自家孩子像那些遭人嫌弃的“笨蛋”一样,成绩低下、品德恶劣、逆反捣蛋,既怕他们未来生活落魄又怕因其而受到他人轻慢。受此心理影响,教师多会不切实际的对自家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制定难以达到的目标,像在学校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纪律一样,要求自家孩子的言行也要中规中矩,以言听计从为尺规,不成越雷池一步有超常行动。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孩子独立思维空间缺失,以屈从心理处理各种事情包罗本身的学习;这种情况下,孩子个人发展的动力、愿望等美好东西都将慢慢烟消云散。而一旦自家孩子处于此种状态,教师本身回天无力进而采取放任心态,孩子的成功就会变的更加杳如黄鹤。

有一种不雅观点,“教师是一个为人梯、为社会奉献的职业,有些教师把本身全部的爱心和精力都投入到钟爱的事业和学生身上,而对本身的子女关注较少,从而导致自家孩子得不到及时指导和帮手”。不否认有这种情况且为数不少,也不说这样的教师在父母角色上是否失败,单以此种情况对应“把孩子当成学生”这种情况,似乎就可以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事实是,一者,很多教师因为不能很好地平衡本身在家庭与在学校之间的角色分工,常常在两种角色之间摇摆不定,使得自家孩子不知以何种身份如何面对彼时彼地的教师或父母角色,这种茫然无措、无所适从的心理错位也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并对孩子对待和处理学习之外的其他事情产生消极作用,影响孩子的社会化成长,自然也会影响其成功发展;二者,由于前述角色摇摆以及工作上的压力耗尽了教师的几乎大部分精力,使得很多教师在对待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严重缺乏耐心,批评多,鼓励少。或认为自家孩子优秀,应该能够解决某个问题,而对自家孩子的问题不肯静下心来认真、逐步、反复地进行解答,甚至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责怪孩子“不该提出这种低级问题”;或者以为孩子能够明白本身的心思,而不肯降低身姿与孩子把臂而谈、交流沟通;或者可以宽容学生的过错,而不能容忍自家孩子的过失;或者将工作上的情绪垃圾“泼”向自家孩子,让自家孩子承受无罪之罚;如此等等,无一不会扯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于是,教师父母所谓的谆谆教诲的效果大打折扣或者产生不成预测的消极影响,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影响教师子女健康成长的因素远不止于此。无论是哪一种,究其原因,深入分析,找到对策,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必需的。不然,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如果不能够把本身的孩子教育好,这种优秀的程度都是十分有限的!这也是教师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所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qwa524059 发表于 2018-12-1 16:14:5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qwa524059
2018-12-1 16:14:50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ingdong000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520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