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最关心的操作指南来了!子女教育、大病、房贷房租、赡养白叟……这样抵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傲奔 发表于 2018-12-23 16:0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傲奔
2018-12-23 16:00:06 3059 0 看楼主
日前,国务院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办法》指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白叟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办法》共有9章32条,明确了专项附加扣除的原则和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扣除标准、扣除方式,以及保障办法等内容。

    《办法》规定,纳税人子女在全日制学历教育阶段(包罗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支出,以及子女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支出,纳税人可选择由夫妻一方按每孩每月1000元扣除,也可选择夫妻双方别离按每孩每月500元扣除

    《办法》规定,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继续教育发生的支出,其中属于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按每月400元扣除,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4年);属于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扣除3600元。

    《办法》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由纳税人负担的医药费用支出超过1.5万元的部分,在每年8万元的限额内据实扣除。可扣除的医药费用支出包罗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

    《办法》规定,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以选择由夫妻一方按每月1000元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20年)。

    《办法》规定,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在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的,按每月1500元扣除;除上述城市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按每月1100元扣除;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按每月800元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

    《办法》规定,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父母的支出,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支出可以扣除。纳税人属于独生子女的,按每月2000元扣除;属于非独生子女的,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其中每人分摊的扣除额度不得超过1000元。

《办法》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向税务部门提供或协助核实与专项附加扣除有关的信息。同时明确,按照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

再跟随下面这张图,一起来算算↓↓





别的,按照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可以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选择从一处取得的所得中减除。

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答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息,减除专项附加扣除。

别的,纳税人可以委托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办理汇算清缴。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保留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资料。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提供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抽查,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提供虚假信息的,应当责令改正并通知扣缴义务人;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惩戒。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怎么扣最省钱?

记者通过计算发现,按照实际情况,每人一年最多能有138800元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但是要做到这些扣除并不简单,一个普通人需要有一个3岁以上正在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孩子(每年12000元扣除),纳税人本身正在接受继续教育(每年4800元扣除),本年生了场大病(最高每年80000元扣除),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租了房子(每年18000元扣除),有白叟需要赡养(每年24000元扣除)。有网友总结,想要省钱少交税,就得抓紧生娃,送去上学,孝敬父母,少买房,多学习。

加上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每个月怎么算个税?

12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了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日常采取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按照新《公告》,普通人一个月要交的个税在算法上,和以前还真不太一样。要想知道本身一个月要交多少个税,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来计算一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记者了解到,累计预扣法主要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应缴税额的一种方法。对于大部分只有一处工资薪金所得的普通人,纳税年度终了时预扣预缴的税款基本上等于年度应纳税款,无须再办理自行纳税申报、汇算清缴。

明年你能省多少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傲奔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05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