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些事,父母不教,孩子永远长不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zzzzzzz 发表于 2019-1-3 09:5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zzzzzzz
2019-1-3 09:53:21 3423 0 看楼主
做教育行业这么久,见过很多孩子和“长大后的孩子”。
有些孩子三四岁就会本身收拾本身的脏衣服,和家长一起做家务,而有些成年的大学生,甚至还不会洗袜子;
有些孩子到公众场合一直安安静静乖巧听话,而有些大人却在地铁上外放吵闹的音乐、插队、霸座司空见惯;
有些孩子不小心刮坏了别人的车,写下字条报歉并留下联系方式,而有些大人做错事却只想着推卸和逃避责任······








那些大人,曾经也是孩子。
然而他们年龄虽然增长,但是心理仍然不成熟,做事、说话、为人处事方面都很欠缺,本质上就是没长大的孩子。
其实所有的孩子本性并无太大区别,让他们成长为不同样子的人的因素,是教育。
有些事情,父母不教,孩子就永远长不大。


一、教孩子独立


在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出现了一桩令人啼笑皆非的“怪案”:一对父母状告本身30岁的儿子。
本来,30岁的儿子迈克尔已经在家啃老8年了。在过去几个月里,罗通多夫妇多次写信要求他离开住所,自力更生,但儿子软硬不吃。
罗通多夫妇又决定出1100美元为儿子付房租,并给了他很多生活上的建议,还是劝说无果。
多次的“摈除”失败后,罗通多夫妇只能将本身的儿子告上了法庭,并委托法庭采取强制性办法。
这种父母辛苦付出几十年,孩子却难以独立,只知道待在家里啃老的例子,国表里都屡见不鲜。
父母插手太多,罢休太晚,孩子终将成长为“巨婴”。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说过:“凡是儿童本身能够做到的,都应该让孩子本身做,凡是孩子本身能够想到的,就让他们本身去想。
这句话简直是教育孩子的至理名言。
如今的家长过于宠孩子,事事为孩子做好,殊不知,这是在剥夺孩子学习生活技能、熬炼独立能力的机会。
孩子会越来越依赖别人,缺少思考、缺乏动手能力,以后“单枪匹马”进入社会,会比别人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弥补缺失的这一课。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必然要掌握好爱孩子的度,少包揽,多给孩子本身思索、做决定、动手做事的机会,避免过度庇护孩子。


二、教孩子规则


前段时间,“高铁霸座男”在列车上耍了一个“葛优躺”,一夜之间举国“闻名”,强占别人的位子,不以为耻,反而还在群里炫耀。
还有公交车坐过站的那位女子,本身做错事却要求司机赶紧泊车,不守规则,最终因和司机争抢标的目的盘导致整个车坠江,变成悲剧。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罗伯特·福尔格姆在《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我们在幼儿园里都学过了》一书中说:
“在幼儿园里,我们就学过、知道了要与人分享,要公平做游戏,不要打人,要物归原处,保持整洁,不拿别人东西,伤害到别人要赔礼报歉,饭前洗手,便后冲洗,要与人友善……”
他写道:“关于如何生活,如何行事,如何做人方面,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都早在幼儿园里就学过了。”








当我们看到社会上很多背面案例的时候,都可以从他小时候找到端倪。
有些小孩子都能做到的事情,那些大人却全无规则意识,心中只有自我,活脱脱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良好的规则是一切行动的基础。从小培养孩子规则意识不仅是教养的表现,也是庇护孩子不受伤害,帮手孩子更好适应社会的最好方式。
孩子2岁摆布就会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这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建立规则,让孩子明确本身行为的边界,说话、做事有分寸感。
比如地铁上不能吃东西、进入电影院不要大声讲话、买票时要乖乖排队、别人的玩具要请求别人答应之后才能拿来玩,等等等等。
父母在制定规则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不要只会用权威来压制孩子,这样,孩子才会从内心认可并接受这些规则。
规则一旦制定,父母就要坚持原则,不随意妥协更改,这样规则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不然当某次孩子发现可以打破规则,以后的教育只会事倍功半。


三、教孩子责任



孩子走路不注意看脚下摔倒了,怪椅子怪地板;孩子不提前收拾书包早上匆忙忘记带课本,怪爸爸不提醒;孩子做错事了被指出来,家长不肯承认还怪别人“跟一个孩子计较”······


现在的父母对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不够重视,很多事情帮孩子做得好好的,很多麻烦也尽可能帮孩子避免,以便孩子可以专心学习。
这实在是本末颠倒。
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








一个人没有责任心,不成能认真做事;没有责任心,遇事只想退缩、逃避,推卸责任,步入社会又怎能做好一个人?
就像一个哺乳期的母亲还在抽烟酗酒,全然不顾孩子的健康;一个有了孩子的父亲不肯意回家面对生活琐事,选择在外面聚会娱乐,逃避本该是本身应担的责任······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过:“必需教育孩子懂得他们的一举一动能产生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必然会学得很有责任感的。”
家长应当在日常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多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帮手拎东西、扔垃圾、套被套;偶尔示弱,生病了让孩子照顾父母、关心白叟;一起去旅游时,让孩子帮手保管门票、水杯等。
家中的大小事务可以让孩子说说本身的想法,帮手一起出谋划策,并适当采纳,孩子就会在心中产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孩子做得好给他必然的鼓励和赞扬,会增强他的自信心、激发积极性。
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要及时让他意识到本身的错误,并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样他会知道为本身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以“他还是个孩子”当借口为孩子摆脱。
独立、规则、责任,这些事情,不是“孩子大了就好了”,需要父母从小教给他们。
只有这样,他才能成长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良好修养、“真正长大了”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zzzzzzz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42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