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陪写作业不生气,家长也要减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贱得,别致。
2019-1-8 16:00:57 4168 1 看楼主
不久前,《中国教育报》发布“2018中国家庭教育年度十大热点”,“‘陪写作业综合征’刷屏伴侣圈”位列其中,家长为孩子的作业着急导致心梗、脑栓塞、骨折,还有调侃要嫁闺女求“亲家”辅导作业的……尽管这些都是极端的个案,但是“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却并非个别现象。
日前,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家庭教育研究会面向山东省日照市六所小学3000余名家长,开展了“小学生家长辅导、检查孩子做作业”现状调研,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家长陪写作业时情绪暴躁。家长陪写作业中出现的亲子矛盾,已经成为家庭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一,成为亲子关系的一大“杀手”。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多次关注陪娃写作业这一话题,也给家长们支了不少招,新年伊始,中教君再给您支几招,希望新的一年里,在陪伴孩子写作业时依然父慈子孝!

近七成家长陪写作业时情绪暴躁,陪写作业咋就成了“鸡飞狗跳”
上面文中提到的“小学生家长辅导、检查孩子做作业”现状调研,向我们揭示出的种种现状,值得家长们深思。您不妨看看,调查中所反映的这些问题,有没有出现在本身身上呢?

近七成家长会在辅导、检查孩子作业的过程中出现难以按捺的暴躁情绪
说起陪孩子写作业,几乎所有家长都有一段“心酸血泪史”,特别是低幼年龄层的学生家长,更是经常被孩子写作业的各种问题困扰,陪写作业的时候经常感觉脾气暴躁,这种现象并不是个案。在调查中,有68.25%的家长表示会在辅导、检查孩子作业的过程中出现难以按捺的暴躁情绪,其中有48.41%的家长能够在事后的自我反思中意识到打骂、责备、批评等教育方式对孩子有消极影响,但却控制不住,可见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难以把控情绪。
参加调查的孩子67.97%的学习成绩都是优秀或者良好。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孩子成绩与家长辅导行为表示的交叉分析可以看出,责骂行为与成绩层次有着密切的关系:打骂行为突出的家庭,孩子成绩层次相对较低。
有教育专家认为,尽管很多时候孩子给父母造成的只是小麻烦,但父母表示出的痛苦会在孩子心里成倍放大。如果家长一味地催促、唠叨甚至武力威逼,只会让孩子反感、害怕甚至焦虑,对做作业越来越缺乏主动性。

79.28%的家庭是母亲陪伴辅导孩子作业,父亲的陪伴不足
母亲过多干涉家庭教育,不仅使父亲角色在教育活动中的展现受到压制,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不利。母亲的性格行为、情绪对孩子产生浸染作用,强势的母亲容易培养出懦弱的女儿,培养的男孩缺乏阳刚之气。
一个健康的家庭,父亲的教育角色举足轻重,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人们常说丈夫、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仅指男人负担家庭的经济收入,也指男人在家庭教育中起平衡作用。父亲教育角色缺失或性格薄弱虚弱,会对孩子的心态及成长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

97.42%的家长忽略夫妻关系等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经常有家长在网络上调侃说陪娃写作业是道“送命题”,是对脾气和耐心的考验,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却反映了不少家长的“心声”!在调查中,73%的家长能够意识到自身性格、脾气以及孩子的学习态度、习惯是影响家长辅导、陪伴质量的主要因素。
但是,有97.42%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夫妻关系等家庭因素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当夫妻关系不和谐的时候,孩子的心理会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进而产生恐惧、哀痛、无助感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孩子心理发育。当夫妻不和时,两人的焦点多在对方身上,对孩子的关注自然减少。经常处在这种压抑、消极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就会出现厌学心理、逃学行为。
别的,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看电视、播放视频,造成孩子“一心多用”,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分心;有的家长在陪伴孩子作业过程中,对孩子过于“嘘寒问暖”,一会儿送个水果,一会儿送瓶酸奶,打扰孩子学习。这类做法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任何帮手,反而对孩子注意力品质的培养起着负面作用。

59.14%的孩子对家长的干扰、批评行为表示出忍气吞声、无奈接受的反应
其实,谈起被爸妈辅导作业的经历,孩子也很郁闷。网上传播很广的一个小视频里,当被问到“用一个词形容爸妈辅导你写作业时的表情”,孩子的回答是“感伤”“凶狠”“泪流满面”……
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家长与孩子沟通顺畅是化解一切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效沟通、平等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家长单向输出。孩子像小绵羊般温顺,或口是心非地接受,“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其实都是漠视家长的说教,是无效沟通的表现。

五招帮你掌握陪娃写作业的正确姿势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提高陪伴质量,加强有效陪伴
家长陪孩子做作业时要放下手机,可以在旁边看书,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自控能力弱,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感到作业枯燥也会坚持不下去。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想办法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提高陪伴质量的关键是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夫妻之间即便发生矛盾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以免让孩子感到焦虑不安。要多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成为孩子亲近和信赖的伴侣。当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才愿意和父母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

学会办理情绪,培养良好心态,构建良好亲子关系
家长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学会让情绪从适合的管道释放,比如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强迫本身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地方,冷静下来再和孩子交流;还可以和孩子做个小约定,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请孩子做一个手势提醒本身,尽量避免不良情绪伤害亲子关系。

以鼓励引导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要正确看待孩子作业“不会做”的问题,如果孩子认真听了还是听不懂,是能力问题,家长要耐心点,多花点时间慢慢帮孩子补基础;如果孩子走神、没认真听,是态度问题,需要适本地管教,但不要暴力惩戒,情绪不要失控,家长始终要保持安然安祥的心态,及时鼓励孩子,保持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掌握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竭提升家庭教育知识水平
每个孩子都是并世无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性格、心理和行为习惯,有的家长把孩子留给家里的白叟照看,不仅疏于陪伴,也不了解孩子,真正生活到一起时,不免爆发冲突与矛盾。
家长还要与老师积极沟通、细致交流,最好能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把握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不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所谓的陪,陪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固按时间做作业的习惯。帮孩子认识做作业的重要性,养成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事的习惯。
要培养每天复习、完成作业、预习的学习挨次。预习的重点是能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上课;复习是找到薄弱环节,并在薄弱环节多投入时间复习。
要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独立做作业并不是说家长不需陪伴,而是要尽力做到只陪伴、不干涉。孩子刚入学,家长要辅导孩子熟悉各科作业的标准、格式、规则,待孩子掌握要求后,就要逐渐罢休,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针对调查中所揭示的种种现象,《中国教育报》邀请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撰文,关颖在文中提到,要缓解陪写作业给家长带来的巨大压力,要从三个方面实实在在为家长减负。

为家长减负,有助于缓解家长陪写作业之痛
安插作业,是老师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所教的知识;写作业,是学生的本分。本是很自然的平常事,与家长无关。可当下“陪写作业”竟然有这么大的魔性,让父母对孩子暴跳如雷。那么,要如何缓解陪写作业给家长带来的压力、为家长减负呢?

家长、老师要各司其职,家长履行对学校教育的质询权等
教育是一个体系,家庭与学校有着不成分割的联系。作为教育孩子的两大主体,家长和老师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关系和谐、优势互补,受益最大的是孩子。但家校合作决不料味着家长做老师的事、老师做家长的事,而应该是各自做好本身该做的事。
学生课上没好好听讲,课后作业一头雾水,学习成绩不佳,老师没有理由埋怨家长、让家长为作业所累。学校应做的是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指导家长发挥家庭的优势,在家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不是学校教育的傍不雅观者,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家长必需有一席之地。对学生减负效果的评价,应当包罗为家长减负的指标。因此有必要建立对学校和老师进行客不雅观评价的体系,建立有利于家长讲真话、维护自身权益的正规平台,促进家长履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权、质询权、监督权,真正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中的积极作用,落实为家长减负的必要办法。

强化对家长的基础教育,让家庭教育真正回归家庭
在我国,尽管近年来家庭教育被摆在了很高的位置上,但是在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关于如何做父母的基础教育,没有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才的系统培训,缺少指导和保障家长履行家庭责任的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办法,不免导致家长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出现偏差。
只有家长获得正确的角色认知、有了准确的角色定位,当面对孩子、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才能多一分理性,也有利于维护自身的权益。
家长认真履行家庭责任,家庭教育回归家庭,才能充分发挥家庭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学校、社会教育机构都替代不了的。

为家长减负、支持办事家庭教育应被当作政府的民生工程
家庭教育涉及亿万家庭,是最具广泛性和基础性的教育,广大家长为孩子付出、为孩子懊恼,是最应当得到政府和社会救助的特殊群体。
为家长减负,支持办事家庭教育,应该被当作政府的民生工程,而不仅仅就个体家庭孩子的教育说家庭教育。民生工程就需要有宏不雅观规划、法律保障、政府支持,需要在指导办事者队伍建设、搭建平台、开拓市场等方面下真功夫。
期待有一天,支持办事家庭教育的政策办法真正到位,家庭教育指导办事体系真正形成,家长能不为陪写作业所累,家庭才有和谐、幸福的生活,孩子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 | 张莹 李皎 关颖
编纂 | 杜润楠
责任编纂 | 杜润楠
文章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19年1月6日《家长打骂行为突出 孩子成绩层次较低 近七成家长陪写作业时情绪暴躁》,作者张莹 李皎,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1月6日《为家长减负 解作业之痛》,作者关颖,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家庭教育是什么——家长学习读本》
新华网《陪写作业是道"送命题"?"致未来亲家书"引教育焦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persistheihei 发表于 2019-1-8 16:01:4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persistheihei
2019-1-8 16:01:40 看楼主
哎,义务教育真成了义务了,随随便便教,不消心的敷衍!我妈就是数学老师,从小到大就没辅导过我的家庭作业……老师,你们不需要了解学生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吗?!不了解这些,你怎么知道上课哪些知识点需要加强和复习?!连哪些知识孩子们没有掌握都不消心去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贱得,别致。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168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