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群里扩散的这种“教育视频”,别给孩子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河源思仔 发表于 2019-1-14 15:0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河源思仔
2019-1-14 15:04:50 3597 0 看楼主
比来,短视频应用上莫名多了很多吓唬孩子的视频,比如这样的:

一个美瞳+滤镜,带有强烈网红风格的“医生”对着镜头恶狠狠地说:

(以下画面不适宜孩子不雅观看,请家长注意)









“今天没有好好吃饭的孩子,都给我带到病院来。

不吃饭就吃药、打针!

要不要好好吃饭?”

还有一段是让小孩睡觉的,同样是以医生+针管的方式,很吓人。









“睡觉!赶紧睡觉!”

除了“医生”,还出现了“警察”:









看到这么无脑的“教育”孩子的视频我想,疯了吗?有这么吓唬小孩的吗?简直是在作妖!可是翻到评论区,我无语了——





还有很多人把视频转发到妈妈群,保举给其他家长,大家都称赞这种方式管孩子很有效。

我真的不能理解,让小孩吃饭、睡觉有100种办法,为什么有些家长要选最蠢的这种?

为什么这种吓唬小孩的事情,在家长圈还能受到欢迎?

记得微博上面曾经发动广大网友们做过一个数据统计,“你经历过吓唬式教育吗?”

有近乎2000人回答了“是。”

他们认为,本身在孩童时期,不仅经历过,还在本身内心留下了深深的暗影。









网友还总结了本身“童年四大暗影”:

拿针管扎孩子的医生;

收废品顺便拐孩子的白叟;

藏在暗中角落里吃孩子的妖怪;

专抓不听话孩子的警察叔叔……

没想到,这种“原始落后”的吓唬小孩手段,现在还这样受欢迎。

吓唬孩子的视频居然还被称为是:「教育视频」。

所以现在的家长们已经懒到这个地步,任何育儿问题都要靠播放一个手机视频来解决吗?

这就是偷懒!懒这一下,省下的力气,最后必然会凶猛地反扑回来。如果像上面这个胡子叔这样,只是表情严肃吓人一点,还可以理解;但是靠医生警察吓唬小孩,这真的是千万不能踩的“大坑”,这种给孩子埋雷的做法,蠢透了:

在江苏,有一个8岁小女孩迷路了,她运气极好遇上警察,却像遇上人贩子一样“拼命想要逃”;当警察说带她一起去找妈妈的时候,她甚至哭喊着推开警察,一个劲儿说不要、不要……





(心疼这个警察叔叔生无可恋的表情)

本来,是她妈妈经常这样吓唬她:你再不听话,警察就把你带走。





这些教育方式真的该淘汰了,有困难,需要帮手的时候去找警察。这才是正常的思路和规律,你的吓唬招数会让孩子在关键时刻失去庇护的。





还有那些爱用打针吃药吓唬人的父母,同样会悔青肠子:





你这么做,除了会收获带孩子上病院比登天难,还能有什么好处?连医生都被你们伤害了!









医生、警察这种专业权威形象,被家长拿来吓唬孩子,不仅会让孩子遇到困难时没法求助,最可怕的是,在孩子的心里,最亲的父母居然把本身扔给这个“邪恶”势力,你还指望靠吓唬他们听话?

醒醒吧,这样做孩子只会越来越不听话。

教育孩子没有捷径。

我们曾经告诉过各位家长,想要小孩不害怕去病院,带孩子一起学有趣的人体知识才是正解;想要小孩在走丢时能回家,记住本身家庭住址父母电话,并且会找到警察复述出来才是正解。

这么做当然比吓唬费时费事,但是关键时刻能救命啊,简单粗暴的吓唬,只能是无用且有害的行为。



一、吓唬式教育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分辨能力有限,他们可能分不清想象与现实,会把大人的恐吓当成现实,由此带来的恐惧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甚至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晚上做噩梦,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实,孩子们心中的恐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大人贪图省事而吓唬孩子,让孩子立即听话而导致的后果。



二、吓唬式教育会危害孩子身心健康

心理学医生表示,恐吓会让孩子的神经中枢受到强烈刺激,会让恐惧情绪滞留,影响儿童的内分泌,从而可导致幼儿发育减缓。

有时候大声训斥孩子或者打骂还会导致高烧,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出现语言障碍,甚至会让孩子焦虑紧张、诱发心理疾病。

比如当孩子犯错了,可以第一时间告知孩子不成以这样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成以做,引导明辨是非不雅观,不是一味的因为犯错的结果来打压他们。



三、吓唬式教育会是孩子质疑父母的权威

对于大点的孩子,家长“吓唬”的话,大多是在气头上顺口说出来的,当孩子知道“大灰狼”并不会来咬本身的时候,久而久之,孩子把大人的话便看成了是“骗人”的谎话,再也不相信了 。

家长往往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模仿本身父母为人处事的方式。

当父母在吓唬了他们之后,孩子一旦认可了这个方式,认为吓唬是行之有效的手段,那么势必会造成孩子的模仿,孩子们就会去吓唬其他的人。产生不好的影响。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起威胁恐吓,懂得和他正面沟通可能会更有效。
(1)父母做好示范榜样。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先改掉边吃饭边玩手机的习惯,而不是大声的呵斥孩子:再边吃边玩,就不带你出去玩了。”
(2)在教育与引导孩子时,必然要懂得善于使用正向的语言。最好不要使用一些恐吓式的话来满足你一时的心安,导致孩子心理永久的不安。
(3)善于充分调动孩子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唤起孩子的注意。不要强迫孩子做一些不情愿的事,而是应该先让孩子意识到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成以做的。
(4)尽量和孩子做伴侣,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父母必然要知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当达不成一致时,也要用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正面管教。
在孩子眼中,父母是最亲近的人,是能够给予安全与温暖的人。
所以,父母不要贪图一时之便,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来恐吓孩子,比起这些恐吓的语言,给予孩子耐心与温暖的爱更加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河源思仔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59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