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热剧《知否知否》里的育儿秘诀,看我们存在的育儿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夜夜霓虹 发表于 2019-1-15 13:3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夜夜霓虹
2019-1-15 13:37:32 3236 0 看楼主
者并不是一个喜欢追剧的人,特别是成为妈妈之后,在家里更是很少追剧了,一方面是害怕电视、平板等电子产品刺激孩子眼睛,影响孩子健康,另一方面也是怕动态画面破坏孩子专注力。只是偶尔在上下班的车上会用手机看一些视频或者电视节目。比来几天连续看了几集正在热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便被其中深深的育儿道理所吸引。也在想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那些育儿误区。




一:有样学样是孩子的本能,如果孩子错了,请反思你是不是也错了
《知否知否》里有这样我们都看到的规律:盛家的几个孩子的品性跟他们的抚养者高度一致。大娘子生性率直,小女儿如兰一直抚养在身边,于是便也性情简单、撒娇任性、毫无心计、口无遮拦。而大女儿华兰跟老祖母生活在一起,则温柔大方、思虑周全,有心机但不世故,像极了老太太。一母所生,性格却千差万别。
明兰在生母难产过世后,也跟着祖母生活。在祖母的耳濡目染之下,改掉了之前爱表示、口无遮拦的性子。懂得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沉默。明兰与华兰可谓是都与老祖母很相似。
林小娘擅于算计和心计,在她的教养下,一双孩子也是自私自利、工于算计。
养育者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在一餐一米、一朝一夕中,都被身边的孩子尽收眼底。待他日成人后,你会发现孩子和身边的某个人一模一样。
所以,当你有一天在人群中发现你的孩子随手扔掉手中的包装纸、随口吐痰、随便插队、大声喧哗,在人群中他的特立独行让你尴尬不已的时候,你应该想一想了,是谁带给了孩子这样的模样。
请我们每一个养育者记住:不是小树本身长歪了,而是风儿把他吹歪了。在教育孩子、批评孩子的时候,请先学会本身反思。




二: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
心理学家李玫瑾说:“个性有先天的,而性格不是。”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
作为孩子的养育者,我们应该怎样去影响和引导孩子呢?
①回应和尊重孩子。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孩子是通过养育者对本身的回应,感受到本身被关注和疼爱的。不管孩子说什么都被回应,爱才会在孩子和养育者之间,进行一个顺畅的流通:
即使孩子犯了错,受了惩罚,但事后大人会解释,和他沟通,处处有回应,不打不骂地尊重孩子。
②规则是父母和孩子的行为准则。
没有规则,爱就成了害。
一个孩子偷拿了人家的东西,小手被棍子打到红肿。同时,妈妈也惩罚了本身,因为本身作为家长没有把守好本身的孩子。
自律即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在规则里自我约束、自我主宰。
③ 独立,是养育者给孩子最好的爱
爱孩子,不是把他们圈养在本身的身边,而是舍得让他们去经历和感受人世间的一切。
一味被庇护的孩子,哪来的独自行走的力量?
孩子是养育者的“照妖镜”,孩子有多糟糕,养育者就有多不胜。
三:做好的养育者,需要做好这些
1、认清“父母”的角色。
不要固执于本身的权威;孩子成长,你也要不竭成长,“教养”的责任需要你用一生去学习。
2、有话好好说,提前说。
请别总是大呼小叫、动不动就厉声批评,或者每每溺爱到完全对孩子的不合规行为不表态、不吭气,这都不合错误。温柔的说出你的期望,温和坚定地坚持你的规矩。
3、先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遇到任何事,先给孩子表达本身的机会,多听,才能做良好有效的沟通。
4、快乐的情绪需要传染。
快乐的表情、阳光的心态,是你需要你去带动孩子的。
5、我们不是超人,做普通人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夜夜霓虹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23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