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妈妈不吼不叫应对孩子变节期:4大部分11个板块66个教育细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稚子 发表于 2019-1-25 08:0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稚子
2019-1-25 08:02:26 2648 0 看楼主


文/鲁鹏程

两三岁的孩子,说谎、说脏话、对抗、赖床、发脾气、不吃饭、拖拉、不洗澡、看电视不节制、不收拾房间……孩子变节情绪大爆发。

父母首先应该意识到,变节不是孩子的错,只有理智应对,不吼不叫,先改变本身才能改变孩子。

变节期是孩子成长的过渡期,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黄金期。当父母以更安然安祥的情绪及更理智的方法应对孩子的变节时,孩子就会更加顺从和合作!

好妈妈不吼不叫应对孩子变节期:4大部分11个板块66个教育细节!

前 言 当“爱与焦虑”遇上“执拗变节”

第一部分 吼叫出现——孩子变节期来了,妈妈的吼叫随之而到


两三岁的孩子,步入了人生第一个变节期。家中原有的生活秩序随即也被打乱,很多妈妈一开始也许还能忍受这种情况,并尝试去纠正,但很快便会发现,这时孩子的变节真是让人感到焦躁不安。于是妈妈们也就从可以接受变为勉强忍耐,直到最终忍无可忍,吼叫爆发。

第一章 真是个吵闹无比的家!

孩子进入变节期之后,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他就像是一个导火索,将家中遍地都燃起来,引爆一个又一个“炸点”。而这些“炸点”就是家里的妈妈、爸爸以及与孩子相关的其他人。面对孩子的变节表示,最先压不住火的往往都是妈妈,妈妈的吼叫模式一旦被开启,那整个家都将变得吵闹无比。

01 你的孩子两三岁吗?——恭喜你,孩子正在长大 //

02 当孩子变得无理与无礼——“不讲理”就对了 //

03 任何情况下都能开启吼叫模式——温和坚定胜过大吼大叫 //

04 延伸至全家的吼叫——调整、接纳、缓释…… //

05 被愤怒牵连的孩子——孩子的未来,就藏在妈妈的情绪里 //

第二章 再认识一下变节期吧!

两三岁的孩子进入人生第一个变节期,开始变得执拗不讲理;妈妈忍无可忍,不得不吼叫应对。虽然通过以往的学习了解,我们也能意识到孩子进入了变节期,但我们之所以会吼叫,其实还是对这个时期的了解并不深刻。所以,在想办法应对之前,还是再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个变节期吧!

06 妈妈眼中的“变节幼儿”——孩子真的无意去“对抗” //

07 按时吃饭睡觉太困难了——用对方法,孩子乖乖配合 //

08 在家折腾,出门抱抱——发现孩子的安全感与被爱需求 //

09 孩子的“不听话与对着干” ——成长,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 //

10 总是愤怒哭闹的两三岁——没有无缘无故的表象 //

11 幼儿的种种执拗行为——认清孩子的成长特点 //

12 幼儿变节期孩子的心理——自然成长,再正常不外 //

13 “3岁看大”的道理——关键的头三年,做好铸基教育 //

第三章 越发压不住火的妈妈!

变节期的孩子总有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言行,除非是非常理智的妈妈,很少有妈妈能耐得住性子去应对。家有3岁孩童,会时常响起妈妈的吼叫声,这在很多家庭中都非常常见。不仅如此,很多妈妈的吼叫还会不竭升级,也就意味着妈妈越发压不住火,似乎只要遇到与变节期孩子有关的事情,妈妈就会立刻爆发怒火。

14 妈妈“发疯”了——不做孩子眼中“丑陋的妈妈” //

15 吼叫的底线不竭压低——把控好生活的节奏,安靖心神 //

16 明知不成为而为的吼叫——请先于孩子一步作出改变 //

17 吼叫与悔意的无限循环——必需要破掉的死结 //

18 所谓的“爱的名义”——为孩子付出那么多,他为何却无感? //

第二部分 吼叫原因——孩子的需求变化,妈妈的心理变化


处于幼儿变节期的孩子,他的需求比之前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增长。而随着他开始上幼儿园,很多妈妈的生活也恢复到之前的工作模式,这期间的种种琐事也会成为妈妈懊恼的源头。一方面孩子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妈妈内心因琐事多变、变多而烦躁。如此综合下来,妈妈的吼叫原因也算是有迹可循了。

第四章 孩子的强烈需求与妈妈的不能满足 //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需求大部分出自于保留需求,小部分是他对自身、对世界的认知需求。但到了3岁以后,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竭提升,随着所学事物的不竭丰富,随着所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他开始有更多的成长需求。如果妈妈不能满足他的这些需求,那么他的成长会变得烦躁并难以前行。

19 3岁孩子有更多的成长需求——所有的“故意捣乱”都事出有因 //

20 孩子独立需求VS妈妈不能罢休——适度顺应而非阻止,皆大欢喜 //

21 孩子自主意识VS妈妈有意干涉——接纳改变,就会少很多吼叫 //

22 孩子期望交友VS妈妈盲目干预——“指导”太多,拔苗助长 //

23 孩子渴求情感VS妈妈说“你长大了”——给予温暖的爱,别“欠债” //

24 孩子活力四射VS妈妈无力应对——越避免、拒绝,闹得就越欢 //

第五章 家庭及其他因素对妈妈心理的影响 //

“要不是因为孩子,谁愿意吼叫”,这是很多妈妈对本身吼叫的一个解释,认为孩子才是导致吼叫的最主要原因。可实际上,你的生活里并不只有孩子,你的吼叫只是源自于你本身心理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却并不全因孩子带来。家庭因素、工作因素、人际因素等很多因素,都可能对你的心理造成影响,进而引发吼叫。

25 你的吼叫不必然是因为孩子——必需直面的事实 //

26 家庭矛盾影响你的理智——要努力规避的三大矛盾 //

27 原生家庭遗留的吼叫“传统”——走出暗影,不再“继承” //

28 你的身体出问题了吗?——生理问题与病理变化 //

29 你糟糕的处事能力与人际关系——别让孩子成为无辜的“受气包” //

第三部分 不吼不叫——孩子状况不竭,妈妈巧妙应对


孩子的很多表示不能简单地被归结为错误,任何训斥、吼叫、责骂、打压、控制等都是不安妥的,这相当于是对孩子成长变化的一种变相的阻碍。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需表示得成熟一些,理性一些,智慧一些,以最快的速度调整本身的状态,才能做到不吼不叫,巧妙应对。

第六章 不以评判的眼光看待孩子 //

对于孩子的成长变化,很多成年人都在本身的内心提前设定好一个又一个的评判标准,然后直接拿来与孩子进行比对。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便觉得他犯了错误,是需要被纠正教育的。但是,这种仅出自于成年人的个人感觉,却可能违背孩子的自然成长,因此而来的吼叫也是无效的。所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也是一门精深的学问。

30 孩子有内在的成长规律——带着敬畏心,体悟孩子的成长 //

31 不违原则,放开限制——解放孩子的手脚与心灵 //

32 先有尊重,再提规则——孩子的认同感越强就越合作 //

33 有了爱才能培养好习惯——换种表达方式,孩子更喜欢 //

34 不强求与期待孩子的改变——设法舒展孩子的身心 //

35 重视家庭的能量场——或正或负,决定权掌握在你手中 //





第七章 用理智的头脑与孩子沟通 //

为什么能冲孩子吼起来?其实与我们难以在理性状态下与他沟通也有很大关系。情绪上来了,我们的头脑被怒气冲昏,至于能说出什么也就不是理智所能掌控的了。于是在不理智的头脑引领之下,再去与孩子对话,我们看到的便全是孩子的问题了。所以,要想沟通,还是需要保持理智的头脑。

36 给予孩子正面的回应——孩子就爱吃糖,看你怎么说 //

37 确认并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试图以“安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 //

38 学会合理地拒绝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孩子,实际最好协商 //

39 不指责,不抱怨——你喘了口气,孩子也会跟着放松下来 //

40 做一个诚实的妈妈——因为你不是神,所以你可以做不到完美 //

41 建立正向的家庭秩序——不要让你的情感错位 //

第八章 妈妈和孩子的情绪都需要办理 //

正常的人都会有情绪,好情绪与坏情绪也总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交织出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地处理这些情绪。有些妈妈总是会被本身的情绪牵着走,不仅扰乱了本身的生活,并且顺带着牵连了孩子,孩子学不到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家中弥漫的紧张气氛也会与日俱增。所以说,无论是妈妈还是孩子,都需要学着办理本身的情绪。

42 孩子的负面情绪并非胡闹——通过孩子哭闹的信号,反思本身 //

43 管一管你的吼叫习惯——不竭导正意识,勇于自我剖析 //

44 你给孩子做了个坏榜样——不要让你的情绪任性地“放飞自我” //

45 别让高标准压垮本身和孩子——人家的孩子真的那么美好? //

46 培养情绪自我感知能力——抓住四点,你也能“预报”情绪 //

47 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情绪——做本身情绪的CEO //

第四部分 摆脱吼叫——孩子在成长, 妈妈也要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自然发展规律,是顺应本性而发展;妈妈的成长则是对自我的一种调整,是为了能更好地发展自我,提升本身做妈妈的本事,并有能力胜任对孩子的教育而必需进行的一场自我奋斗。摆脱吼叫,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妈妈,既能为孩子的成长助力,也能让本身的成长更适应并满足孩子的需求。

第九章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

很多妈妈的成长是被动的,孩子成长了才不得不让本身有所改变;也有很多妈妈是拒绝成长的,总认为本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标的目的没有问题,出了问题都是孩子的错。这两种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也都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只有主动成长,主动去调整本身的教育理念、方式与方法,顺应孩子的成长特点去开展教育,才更适合孩子。

48 两三岁有独特的年龄特点——那些不成错过的成长奥秘 //

49 了解孩子的社会活动——让本身的内心不再“翻腾” //

50 揠苗助长,还是“压苗阻长”?——你所有的“任性”对孩子都是伤害 //

51 别人说的和别人家的孩子——教育孩子,应慎用“拿来主义” //

52 你的功利心要不得——功利的教育比不教育更可怕 //

53 3岁孩子的“玩世界”——不扼杀,不放任,善引导…… //

第十章 提升处理家庭及其他问题的智慧 //

很多时候,一些妈妈的吼叫并不必然是源自于孩子的问题。事实上,正是因为生活中总是会遇到问题,而这些妈妈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又没那么有效,这才导致她们情绪的崩溃,进而吼叫不竭。所以,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处理家庭及其他问题的智慧,解决掉周遭的问题,情绪安然安祥下来,再去面对孩子,自然也就不会那么暴躁了。

54 请先处理好夫妻关系——送给孩子的最好的人生礼物 //

55 融洽家中所有参与教育的人——做最好的“中间人”“协调者” //

56 关注孩子以外的生活——示范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57 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筒”——善于处理本身的情绪垃圾 //

58 做个不斤斤计较的妈妈——你心宽了,孩子也就从头到脚都舒服了 //

59 完善个人品德——为他人着想是天下第一等的学问 //





第十一章 接纳本身,成为更好的本身 //

很多妈妈的烦躁是有诸多原因的,但实际上这些烦躁却也有一个根本的来源,那就是对本身的不满意。你眼中孩子的种种表示似乎都不太好,其实这也是你并不满意于本身对他施以教育的表示。可是,没有人是完美的,与其总对本身不满意,不如接纳自身的优缺点,尤其是缺点,然后努力,成为更好的本身。到那时,不仅会摆脱负面情绪,很多问题也能因为理智而找到最终的正确答案。

60 你就是你,是不完美的本身——因为悦纳自我,所以快乐叠加 //

61 千万不要止步不前——“新”起来,你不吃亏,孩子更受益 //

62 读书是提升自我的捷径——你读书,孩子可能就不变节 //

63 看万里风景,识更多良人——给本身和孩子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64 你并非行星,而是一颗恒星——成为爱的发光体,照亮孩子 //

65 意识到问题就是进步——凡事有预,虽未必都成,但也不易废 //

66 活在当下,适用于整个家庭——你的地盘,真的是你做主 //

本文为家庭教育新书《好妈妈不吼不叫应对孩子变节期》(鲁鹏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的目录框架,现已在网络书店预售,欢迎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稚子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64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