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带孩子去旅行,看似是消费一场,实则是学习教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haoyb 发表于 2019-1-25 14:1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liuhaoyb
2019-1-25 14:14:13 3243 0 看楼主

寒假快来了,终于又到了可以带娃出游的季节。

每年都会安排出一段时间,带着孩子去旅行,已经成为习惯。作为一名已婚但依然向往远方的新时代妈妈,不管是单身时,还是婚后二人世界,或是在有了孩子之后,依旧会每年计划去几个地方旅行,国内国外,具体依据时间情况、经济条件以及家人能否同行来决定。





和伴侣聊起来,也是鼓励他们多拿出时间带孩子外出旅行,经常听到的回答是:

没钱没时间,这些确实是客不雅观因素,但要说带着孩子旅行必然是“自找苦吃”,就不敢苟同了。特别认同一位同样喜欢带着孩子旅行的伴侣分享的一句话:

旅行中的一点一滴其实都会在孩子心里留下痕迹,本身闻过花香、淌过湍流的小溪、看过日出时的太阳、听过鸟飞过丛林的声音,这一切都在打开她的感官,我相信这是最真实的教育。

以上这段话,深有同感。

带孩子旅行,是一场浪漫又现实的教养之旅。

旅行看似短暂又劳累,实则蕴藏着各种教育时机。

从孩子2岁开始,就带着他出去旅行了,有一家三口一起去的,也有带着拖家带口一大家子一起出去的,在家人都没时间的情况下,我也会本身带着他出去短途旅行。

很多人觉得孩子太小,一起旅行是个麻烦。其实在日本和欧美的一些国家,带婴儿,低龄儿童外出旅游已经是很遍及的了。

2017年日本有个大众市场调查,询问了1151名20岁以上的男女:

第一次带孩子旅行的时候是几岁?

42.1%的人回答是“1岁未满”,75%的人回答是“3岁未满”。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父母的教育理念也随之提升,越来越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意识到了从小带孩子出行的益处。有很多不经意的瞬间,其实是亲子教育的好时机。





让孩子学会本身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旅行中不免会遇到需要乘坐公共交通的情况,不怎么跟团,通常就得本身筹划如何换乘达到目的地,坐公车、挤地铁这些在平时生活中在普通不外的事,因为放在日常生活里,反而不见得有机会让孩子体验到。

出门一般有私家车,如果遇到需要坐公车地铁,也绝对是大人帮着刷卡买票,孩子反而对公共交通工具没有那么多认知。

我在旅行就不雅观察过,如果让罢休让孩子本身去买车票,不仅熬炼他与人的沟通表达能力,又有助自信心培养。

比如去日本那次,孩子就尝试本身买车票,本身检票进站,虽然还不太会英文,但通过比划,也能完美完成,并且因为日本良好的办事态度,孩子回来后也学会了经常说“谢谢”。

让孩子本身决定吃什么

可能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孩子换了环境,吃得会更好。一位伴侣曾经分享过一个故事:

孩子在家里因为白叟日常在带,养得很娇气。带着去了一趟美国自驾游,回来吃饭特别好,因为在旅行中,父母也没法给准备特别精致的食物,也不必然保证能吃到中餐,一日三餐反而吃得自在许多,孩子头两天还对汉堡薯条特别着迷,后面几天本身突然换口味了,开始好好吃水果蔬菜,也嚷嚷着想吃家里姥姥做的饭了。

伴侣感叹说:

其实孩子本身对吃饭是没有排斥的,之所以在家不好好吃饭,有可能是食物的种类和花样太千篇一律,也可能是被吃饭本身束缚住了,逆反心理,再加上白叟宠溺纵容,所以养出了吃饭难的娇气病。





一出去旅行,吃饭环境变化了,食物类型变化了,新鲜感和好奇心会刺激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旅行的体力消耗也会让他们不再挑剔食物本身。

旅行可以治好熊孩子病

可能每个人都在公共场合遇到过熊孩子,熊孩子的几大利器:

不分场合,尖声尖叫。

不管对象,撒泼耍赖。

不顾情况,任意妄为。

可能你会说旅行中遇到的熊孩子才多呢,确实,也正因为旅行中孩子的教养问题会表露得更明显直接,也更容易被外人指指点点,才会刺激家长做出调整。

要知道,孩子表示出的教养问题,主要还是源于父母的管教不利。

所以与其说旅行能治好熊孩子病,不如说是旅行能发现熊孩子病的根源,给父母一个机会“治好”它。

让孩子成为本身的旅伴,亲子关系可以变得更和谐而浪漫。

带着孩子去旅行,和单身时的旅行最大的不同在于:

孩子会成为镜头下的阿谁本身。

在海边,拍一张落日余晖下的孩子背影,孩子慢慢长大,也开始拍我们的背影。像极了龙应台的《目送》里写的:

带着孩子去每一站的博物馆,慢慢养成了他喜欢看展的习惯,聊的话题也打开了很多,不再拘泥于学习、日常生活的琐碎,我们可以聊艺术、文学、历史……

旅行还能增加孩子学习动力,比如去英语国家旅行,学到多少英语单词是其次,增加语言兴趣是关键。

孩子慢慢长大,最难得的是能和他们一直有话聊,这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包罗眼界、学识和价值不雅观,更需要孩子愿意跟父母聊,这一点从小就要养成,而旅行就是一次次的亲子相处契机。





有时,我会很感叹:

亲子关系、恋人关系、夫妻关系,最终都是伴侣关系,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才会收获最温暖真诚的对待。

做好出行前规划,亲子旅行就成功了一半。

旅行也并不是都会一帆风顺,有些旅行不单没有增进亲子关系,可能还会毁了亲子关系,一家人出行,回来都气鼓鼓的,当然不是所希望看到的情况。

以下是整理总结的建议,供参考:

1. 把旅行分为不同类型

出行人口一多,安全和舒适就是第一位的,自驾和多地辗转的旅行,就尽量别考虑了。

2. 按照不同旅行类型,做好清单规划

选择出行地点之类的问题应该取决于要参与此次旅行的人,而确定交通、住宿之类更是应该参与人共同分担,此处无需多谈。我要说的重点在于:

亲子旅行,非常熬炼父母亲的规划能力,尤其是前期准备是否充分。

简单的3点小建议:

具体要带哪些物品,这个要看每个家庭的出行习惯,没有统一标准。只有一句话是通用的:

本身旅行,怎样皆可,带娃旅行,多想没错!

童书出版人三川玲主张:孩子从小就该去旅行。

风景你和孩子一同看的,你看到了多少,孩子也会看到多少。

寒假期间,别只给孩子报班补课了,也策划一场旅行教养课吧!





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帮手,感谢您的关注、转发、保藏支持!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评论,或者私信我必然全心全意为您解决,感恩一路有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liuhaoyb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24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