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啥什么道理都懂了,还是教育不好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林祖祺 发表于 2019-1-26 10:0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l林祖祺
2019-1-26 10:04:11 2776 0 看楼主
比来在《妈妈你听》节目下方看到一位家长的留言,说她一直在认真收听这档节目,也非常喜欢节目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用出来,特别是关键时候,还会退回老样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位妈妈问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困扰。简单说,是因为人都会受习惯的影响,我们做事情是有惯性的。

比方说,以前我们每天都是不知不觉地批评、指责、否定孩子20次,现在通过收听这档节目,意识到之前的做法是错误的,并且是无效的,于是想改正。

但我们不要期望一下子把这20件错误的做法全部改掉,变成每天都能鼓励、必定、表彰孩子20次。这很难,能做到的人几乎没有,因为我们会受到以前习惯的影响,必需是一点一滴的改变。









比如我们以前每天做错20次,那现在每天做错19次,有一次没有再做错,而是变成了对孩子的一份必定和鼓励,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然后再从19次减少为18次,这样每天就给孩子两次的鼓励和必定。用这样的方式一点一滴地进步,这才是最符合大众的成长节奏。

苏东坡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难都有超世之才,像天才一样是很难的,但即便是天才,他也需要有坚韧不拔之志,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有一种持续学习的状态。

要知道,每天学习、每一次学习,都是让本身脱离了本来旧有的思维模式,这一刻,我们是跟更棒的、更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在一起的。









于是我们从旧有的状态里脱离了一会儿,每天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里多待一些时间,我们就会慢慢进步,只不外仅仅靠听一档节目就想起到这样的效果很难。

因为收听节目本身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很多家长在收听节目时,同时还在忙点别的事情,可能在做饭、散步或是在开车上下班的路上。我们在听节目的时候注意力是分散的,没有高度专注,所以效果也会打折扣。





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必需反思,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可能会一掷千金,但那是用金钱去搞定一切的思维。上期节目我们讲了,所谓的富养不仅仅是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金钱来代替了对孩子的教育,也代替了我们作为父母本身应有的努力和进步,而这一部分是代替不了的。这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偷懒,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必需得让本身有所成长,这是对待孩子成长我们负责任的一种方式。即便不是为了孩子,我们本身的人生一样也需要去成长和进步。

不妨问一问本身,愿意为本身的成长付出多少时间和金钱,而不仅仅是把钱花在孩子身上,希望外界的力量帮手我们搞定孩子的教育。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种相对有效的途径,也是一种更主动、更积极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大家一起去读书。并且,我们组建了读书会,有读书小组,大家一起精读一本书。

每天都有15到20分钟的时间去读书,每周写一篇读书心得和感受,也可以写一写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案例,或者说一下本身的困惑让大家讨论。

一周参加一次线下的面对面聚会,爸爸妈妈坐在一块,讨论一下遇到了哪些教育方面的问题,用这样的方式去共同进步。









即便如此,可不是参加了读书会必然就会有进步。读书会的价值就在于把一群爱学习的人聚集起来,营造了一个更加积极的氛围。

在环境的影响下,每个人都不容易掉队,也不好意思偷懒和懈怠,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成长的习惯,慢慢地由量变积累到必然程度会发生质变。

终于有一天,我们不光在读书的那20分钟时,处于一种摆脱了旧有模式和习惯的状态。

而是可以把这种状态外延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某一时刻、某一件事情上。阿谁时候,就可以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去对待本身的孩子,终于我们可以学有所用了。









如果觉得本身一直在学习,但怎么就是用不出来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功夫还下得不够多、不够到位。只能更努力地学习,才可以有所收获。

收获是某一个节点出现的,大家也都很喜欢收获,可收获出现之前,必需有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才是更应该关注的地方。

读书会就是帮手大家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精进和努力,好让收获更早一天出现,也更多地出现。









昨晚,我刚刚参加了我一个读书小组的线下面对面聚会,在一个大学操场上,大家围坐成一圈,很轻松地聊一聊这个暑假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感悟,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样的困惑。

我会给每个人一些建议,并对下一步的读书做一个标的目的上的引领。

看着家长脸上的笑容,还有他们对学习成长的巴望,我觉得这份工作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如果我们这样成长下去,受益者绝不仅仅是家庭教育和孩子,更大的受益者是我们本身。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成长。

孟子曾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安心罢了矣。

这里说的“安心”不是现代汉语里的安心,它指的是,我们的心像放牛、放羊、放风筝一样放出去了,我们要把这颗心找回来,只有这样我们内心才会收获安宁。









如果我们进步了,不光看孩子的眼神会变得温柔,对孩子有更多一份接纳,对孩子那份爱也会表达得更加自然,内心会收获更多安宁,并且有更大的幸福感出现。

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我们这么努力地学习,最大的受益者正是我们本身。


一直以来,在《妈妈你听》的节目下方有很多家长留言,问我们的读书会应该怎么加入,怎么进入读书会学习。在这里感谢大家的信任和厚爱,然后也向大家表示一份歉意。
因为我一直没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回复。原因是这种读书小组会受地域限制,很难给每一个读书小组面对面聚会交流的机会。










我也在跟我的团队不竭探讨,什么样的方式能给大家带来更有效的支持。在这里告诉大家,我跟我的团队决定,要组建全国性质的读书群了。
在周三的节目也就是下期节目,我们将会公布加入全国读书会的方法和具体的学习规则。
虽然我们还是不能保证,给每一个读书小组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是我们会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弥补这个遗憾,带着大家去读书,并且是精读一本书。
通过读书的过程,让我们进入一种学习的状态、成长的状态,不光为了孩子、家庭,更为了我们本身的人生都发生焕然一新的改变。我们愿意陪着大家,一起去收获未来人生路上的更多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l林祖祺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77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