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我只负责吃穿,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与我无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杀生丸 发表于 2019-2-22 11:5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杀生丸
2019-2-22 11:59:46 2905 0 看楼主
对于学生的教育而言,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也不是家单方面可以完成的,需要两方面都配合,才能完成。

特别在农村教育教学中,家长并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员,然而,对于学生的修养和品德教育。却远远大于学校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对学生耳濡目染的熏陶,对学生价值不雅观的影响势必很大。



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既然我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的责任就理所当然在学校。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没有意识到本身首先就是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是关注孩子本质的多,关注本身本质的少;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多,对本身提出的要求少:

指责孩子过错的多,反思本身行为的少。

二是:我只需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其它方面可以忽路不计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关注文化本质的多,关注道德本质的少;

关注身体本质的多,关注心理本质的少;

注重结果的多,注重过程的少;

注重物质投入的多,注重情感投入的少;

期望过高的多,注重实际的少。



特别是农村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部分孩子由长辈监护,还有一些托给亲戚伴侣来监护,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心理行为特征,形成胆小怕事、孤僻等过分内向的性格



还有部分家长教育不雅观念落后,老师把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家长反映,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部分家长坦言本身对孩子的学习基本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



大部分家长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这种状况充分说明学校与家庭、老师和家长没有形成一种联系制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成为一个整体,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
1月18日,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家庭教育提出要求:

积极鞭策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办事体系,争取专门经费支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办事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

1月25日,山东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厅厅长邓云锋在会议上强调:

重视家校共育。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积极参与推进社区家长委员会建设,保障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权、监督权,构建和谐健康的家校关系。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深入推进家长学校、家长课程建设。切实加强乡村学校家庭教育,努力推进实施“乡村学校家校共育万名种子教师培育工程”,利用2年时间,为每一所乡村学校(幼儿园)培育1名家校共育骨干教师,提升乡村学校家校共育整体水平。

家校共育的作用

1、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家长素养等,才能因材施款,提高教育效果。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不雅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款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需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



2、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示,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

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示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示,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老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杀生丸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90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