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到2035年,中国教育是这样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limin 发表于 2019-2-25 08: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iaolimin
2019-2-25 08:52:00 13805 0 看楼主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建成办事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如何才能实现上述目标?特别是未来几年,应该如何着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同日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对此做出了详细安排。



2035年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这样的!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建成办事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办事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实现教育现代化,准备这么干!

加快“双一流”建设

《文件》要求,要持续鞭策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体制。

《实施方案》提到,进一步加快“双一流”建设,鞭策建设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建设方案,研究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



坚定高考改革标的目的

在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上,《实施方案》提到,要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定高考改革标的目的,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此外,进一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文件》指出,要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办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

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

同时《实施方案》提出,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庇护,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文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鞭策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

《实施方案》指出,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标准,完善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制度和标准,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师德师风成评价教师本质第一标准

《文件》明确,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本质的第一标准,鞭策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培养高本质教师队伍。

《实施方案》也指出,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文件》要求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政策。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在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本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实现与本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分配办法和内部分配办法。



武汉广播电视台



责编:李兰

编纂:朱青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iaolimin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380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