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孩子,其实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离幸福远远 发表于 2019-3-5 17:4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离幸福远远
2019-3-5 17:47:13 4670 0 看楼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不仅用于农业,也可以用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如今,抱怨孩子不成器的家长比比皆是,可他们在抱怨的同时,似乎都没有自我反思的习惯,总喜欢把孩子变节的责任推给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却不思考本身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到底尽了几份力。

教育孩子难吗?无非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并不复杂。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播撒怎样的种子,才能收获足够优秀的孩子呢?



(1)礼貌、谦让、孝顺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礼貌”“谦让”“孝顺”自然应该是放在最前面的。如果父母对人不礼貌,总是一副不行一世的样子,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里也会变得很不成理喻;如果父母不懂谦让,什么事情都只想到本身,那么孩子长大后必然也是自私自利的典型;如果父母不孝敬本身的爸妈,孩子也会看在眼里,并且在心理记着账,等以后家长问孩子为什么不孝顺本身的时候,孩子有会以此用来搪塞父母。

礼貌、谦让、孝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极其重要。孩子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他们首先会学习和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别苛责孩子,却对本身万般放纵。

(2)善良、宽容、友爱

孩子长得帅不帅气,漂不标致,其实并不重要,而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内心的富有。如果父母在为人处世上,总是多为别人想一点,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拥有善良的好品质;如果父母在平日里对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孩子将来也会变得大度起来;如果父母总是一根筋,事事都喜欢与人计较,孩子将来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必然也是固执己见,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人活一辈子,总是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父母在平日里就保持着一种善良、宽容、友爱的好品质,孩子将来自然也不愁交不到知心伴侣。

(3)勤奋、好学、上进

有些父母,本身对工作就是一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却非要孩子努力上进,勤奋好学,这能成吗?如果父母每天都习惯了桌子上端碗,桌子上放碗,饭前饭后的烂摊子都扔给家里的白叟,那孩子自然也会觉得我这么一躺,不一会就有人端来饭,吃完又有人立马整理干净,多爽呀;如果父母每天回家透露的都是,我明天应该怎样怎样去偷懒,那孩子面对学习自然也是拖拖拉拉,毫无责任感;如果父母每天只知道玩手机,打游戏,从来不会看书看报,那孩子自然也只能是对游戏痴迷,无心学习。

勤奋、好学、上进,是不竭让本身变得更为优秀的好品质,若想孩子成为这样的人,父母就应该成为这样的榜样。别只是嘴上叨叨要孩子如何如何勤奋,如何如何好学,如何如何上进,那对于孩子来将毫无意义。



(4)豁达、乐不雅观、开朗

有些家长觉得,正是因为我在某些方面欠缺了,所以我才希望我的孩子做得更好。比如,本身是一个性格内向,遇事沮丧的人,他们深知这种性格对本身的危害,所以希望本身的孩子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可生活中,乐不雅观、开朗、豁达的孩子,往往都有乐不雅观、开朗、豁达的父母。

如果仅靠一张嘴说话,就能培养出好孩子,那我们还成天倡导什么言传身教呢?性格大大咧咧,乐不雅观开朗的孩子,不仅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本身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也几乎为零。

————————

教育孩子,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如果我们在本身的言行举止上多加约束,孩子自然不会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离幸福远远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67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