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三年,该如何规划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中考顺利的考上高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曦晨忆 发表于 2019-3-8 10:5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曦晨忆
2019-3-8 10:56:06 4638 1 看楼主
初中三年承上启下,初中三年好好学习才能为高中打一个好基础,初中的基础打好了,孩子才能顺利地完成初中与高中的成功对接,才能学懂高中更难的知识,才能考一个好大学,同时初中还要面对极为重要的中考,如果孩子初中三年未能好好学习,未能通过中场这场预选赛的选拔,那么也就没有机会进入高中去参加高考这场最终的决赛。由此可见,初中三年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初中三年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呢?这就需要孩子能够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点:想要少走弯路,就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进入状态越早学习就越好就能考入重点高中,进入状态越迟,落下越多考入高中的希望会越来越渺茫。

多年来,我在给初中孩子上课的时候,谆谆告诫他们学习需要的是无缝对接,各科知识前后衔接紧密,并且知识会越来越难,因此初中三年,初一要给初二打一个好基础,初二要给初三打一个好基础,基础扎实,初三才能在中考的时候考出好成绩,进入好高中,然而很多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却天真的认为初中的中考是三年以后的事情,到时候再学也不迟,结果在初一初二钻空子玩游戏,看电视,不积极主动学习,比及了初三了,才发现本身很难做到用初三一年的时间去学懂别人需要两年才能去懂得知识,因此家长首先要点燃学习学习的发动机让孩子在初一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第二点:想要少走弯路,家长就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各科成绩,发现成绩不竭下滑要及时解决问题,不能出现严重的偏科和不及格的科目

前文讲知识需要的是无缝对接,后面所学的知识,运用前面学过的概念,公式,定律,如果孩子前面的知识没有掌握好,那么成绩必然下滑,就会出现严重的偏科,同时由于各科知识存在严重的漏洞和断层,直接导致孩子在学习中越来越费劲,越来越学不懂更难的知识,越看越听不懂老师讲课,比如数学,英语不及格的学生,在课堂上就很难听懂老师讲课,而每天这种在教室里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学生大有人在,只不外家长毫不知晓罢了,而一个学生一旦每天听不懂老师讲课,就只能每天在教室里熬时间混日子,我把他们的这种行为称之为:“出工出力不出活”,如果不及时解决问题,那么中考失败落榜也就成为了必然,下图所示即为我与学生关于听不懂老师讲课的详细对话



听不懂老师讲课这就是很多初中生成绩越来越差导致中考的时候未能考入高中的主要原因。

第三点:家长要告诉孩子中考一旦没有考上高中的后果出现在你的身上,那么你将后悔不已

每年中考过后,很多初中生当他发现本身初中三年的同学一个个都考上高中了,而本身却没有考上高中,这种残酷的现实真的出现在本身身上的时候,很多孩子都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每年我都会遇到这样的初中生。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初中三年贪玩不学习,没有考上高中,但是他们又特别想上高中,所以中考成绩出来以后,天天央求爸爸妈妈给本身找学校,于是很多父母只能无奈地四处求人,并且还要花高额的学费才能勉强上高中,因此,多年来为了让贪玩不学习的初中生提前知道考不上高中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我都会给他们进行下图 中的深刻谈话



建议阅读这篇文章的每一位初中生家长也让孩子好好看看这篇文章,让孩子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在初中三年努力学习,力争能够少走弯路顺利的考上高中!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新书推介我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由于上传篇幅有限,只能上传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为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带来帮手,同时警戒那些进入小学,初中,高中以后仍然没有好好学习的孩子,警钟长鸣,引以为戒!并且在头条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问题。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阅读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手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感谢今日头条给我们交流的平台!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抱负的高中!最后考入一所抱负的大学,让您的孩子学业有成,赢在终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灰狼君 发表于 2019-3-8 10:57:0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灰狼君
2019-3-8 10:57:05 看楼主
作为家长和学生必需清楚的知道:学习不是开车说逆袭就能逆袭,说迅速提速就能提速,学习需要的是有效学习和坚持不懈的勤奋付出,需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从爸爸妈妈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讲:一个人犯了错误不成怕,可怕的是不去及时改正错误,那么所有的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不肯意主动学习的学生来说都没有任何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曦晨忆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638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