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暴力教育造成孩子抑郁,你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屌丝 发表于 2019-3-15 14:4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屌丝
2019-3-15 14:40:30 2430 0 看楼主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内容,让从事教育工作的小李看完之后非常的揪心。内容讲述了这样一个事情,老师举办期末的家长会,邀请了全班同学的家长来参加,家长会中间,老师发起了一个模仿活动,那就是请同学们来模仿大人的样子,把每天看到的父母的样子模仿出来。其中一个孩子站了起来,模仿着他放学后父亲的样子,父亲回家后,就开始玩手机,当孩子来问父亲问题时,父亲不耐烦的直接告诉他答案,并且嘴里嚷着,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长脑子了吗?







其中一个女同学也站了起来,模仿着本身妈妈的样子,妈妈边在厨房做饭,边骂骂咧咧的对小女孩说,要你干什么用,这么大的年纪了连帮手都不会。还有一个同学也模仿着父母教本身作业时的样子,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还能干什么,并且这位同学还用手指着旁边同学的头,厉色道早知道你现在这么蠢,当初就不该该把你生下来。孩子们纷纷站起来绘声绘色的模仿着父母的样子,坐在后排的父母看到孩子们的模仿,有的感到震惊,有的面露难堪的神色,有的自责。







首先,我们要感谢父母对孩子们的付出,毕竟没有父母的辛勤工作,也就没有孩子更好的成长。现在生活节奏快,大部分的父母都需要加班工作,来赚取更多的钱,在回家以后,父母也想拥有难得的休闲时光,也想玩玩手机,好好的放松一整天紧绷着的神经。但如果是没有结婚前,我们可能尽情的享受生活,结婚有了孩子以后,就变成了在外看老板的脸色,在家还要照顾家里人的状态,常常崩盘的心理状态也常常搞得父母不知所措。





我们不成否认的是孩子确实需要父母付出大量的心血,同时也需要父母赋予孩子非常多的细心和耐心,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父母便整日围绕着孩子团团转,父母是爱孩子的,但父母也要懂得缓解本身的压力。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我们文章最开始讲的阿谁事情,孩子模仿着他们眼中的父母,大部分的父母都是那么的狠厉、凶恶,甚至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对本身的一点关心、关爱。站在孩子的角度,长期以往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很容易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沟通,并且孩子也会产生很多的的心理问题。孩子会产生暴躁易怒的性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的性格暴躁易怒,在孩子眼中,父母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暴躁,那么孩子也会照猫画虎,用暴躁的心态来面对和解决问题。





孩子的内心也会极度的缺乏安全感,很多的家长深知不该该用语言暴力来对孩子,也有很多的父母通过打孩子来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不外大部分的家长基本上都是打完孩子,回过头来本身又心疼到不行。还有的父母因为本身的过失,也会通过其他方面来弥补孩子,甚至在打完孩子以后抱着孩子痛哭,但对于中国的家庭不雅观念来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哪怕就是父母心疼,大部分的父母也不会去向孩子表达本身的内疚。







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不由分说的语言和行为在极大程度的挑战着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在不清楚家长真实想法的情况下,如果家长没有和孩子讲清楚道理,并且给孩子报歉,孩子会觉得越来越孤独无援,并且很多的孩子还会为此而记恨父母,认为父母并不爱本身。







有的孩子会产生自卑的情绪,在孩子受到父母行为或语言暴力以后,父母逼着孩子“认错”,来解决父母本身内心的至高欲望。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让孩子认识到本身错误,还会让孩子认为本身做什么都是错的。在父母的威慑之下,孩子的自尊慢慢的被父母的暴力行为磨灭。很多的孩子都是因为从小接受了父母的暴力行为,而走上了安于现状的道路。家长的这个行为,还会引起孩子撒谎的自保行为,在孩子明白无法与父母沟通之后,孩子会开启自保模式,渐渐的变少与父母的沟通,甚至很多的问题都不肯再告诉父母,用谎言来“蒙骗”父母。







以上这些都是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对于父母来说,跟孩子讲清楚道理才是关键,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独立意识慢慢的也在发展,往往孩子“不听话”的行为,都是因为父母没有及时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作为父母来说,我们是成年人,应该更好的控制本身的情绪,当父母们累了不想沟通时,可以和孩子说清楚原因,不要以冷暴力或暴力语言来“镇压”孩子。







父母也应该给家中设立一个独立角,当父母或孩子任何一方需要独立时间思考时,可以单独到独立角,并且告知孩子,只要任何家庭成员在这个独立角内进行冷静,当任何人在独立角时,其他的家庭成员不成以以任何的形式打扰,但是独立角是有时间限制的,每个家庭成员在独立角思考的时间每天是四十分钟以内,这样在寻求独立之后,也能更好的回归家庭。







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或许我们做得不够好,但我们愿意为你做得更好,我们互相学习好吗?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金钥匙心理咨询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的厌学、逆反、网瘾、抑郁、焦虑、婚姻爱情、人际关系、心理疑难杂症、精神病康复等各个领域咨询办事,若您有需要,可以及时联系我们了解情况,越早重视心理健康问题,越利于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屌丝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43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