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很多父母太溺爱孩子了,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敢严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李晓明 发表于 2019-3-18 14:5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李晓明
2019-3-18 14:54:16 2714 0 看楼主
有一个母亲这样说:“我的儿子叫姚远,本年十岁。儿子自小以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尽量满足。但慢慢地发现,他开始变了。他有求于父母的时候,便表示得像个乖乖虎,并且甜言蜜语哄得父母很开心,可是一旦达到,便立刻表情紧绷,对父母爱搭不理。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着:伴侣是第一位,父母最后一位。一次,儿子要买一双700元的球鞋,我没有答应他。可他居然一个星期没有和我说话,甚至正眼都不看我一眼。不就是一双鞋吗,他脚上穿的也是前几个月刚买的,也花好几百呢!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孩子天生具有感恩、反哺父母的能力,而后天之所以会感恩能力变弱,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的责任,与父母的溺爱有关。从中国现在的国情来讲,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针对这样一个“宝物疙瘩”,99%的家庭教育都倾向于溺爱、放纵。所以,家庭教育离不开一个不雅观点,管孩子,并且从严办理。

施行严厉的教育方式,自然就对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父母在生活中要“盯”着孩子,要“陪”着孩子,不盯不陪,父母如何知道孩子的问题在哪?如何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出的问题?如何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应对孩子?



现在的父母大多为了生计而忙碌,不外也很重视家庭教育,但总是方法不合错误头。也有一些父母知道“尊重”孩子,于是对孩子不管不问,彻底罢休,放弃了本身做父母的责任,并且,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孩子爱讲什么,随他去;孩子爱要什么,大量供应;孩子爱干什么,由这样的自由往往最后害了孩子,这样的孩子在不少学校都存在,他们的行为令我们感到触目惊心。总之,父母的这种“尊重”是一种山寨式的尊重,虚假的尊重,目的是避免本身的责任。



并且,现在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全面的,而是厚此薄彼。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对心灵教育、习惯教育和其他有关生命健康的教育束之高阁。他们在生活中,替孩子做好了一切,替孩子做饭,洗衣,希望孩子将心思完全用在学习上。殊不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傍若无人想要在社会上安身也变得很难。

现在,父母太脆弱了,他们很想教育孩子,很想让孩子好,但他们却不知怎么教育,几乎不知道如何批评孩子,即便偶尔批评一下,心中的难过劲比孩子还要深。所以,父母常常看孩子的脸色行事(颠倒过来了),孩子在家没大没小,更谈不上尊重父母了。“家纲”一乱,父母“无道”,孩子“跋扈狂”,必定出事。所以,溺爱的孩子要严管。不然,等孩子错过了那些重要的人生阶段后,想再管来不及了,孩子已经成型,父母无回天之力了。

本文由SandT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李晓明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71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