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唱红脸or唱白脸?教育孩子还得这样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坚少 发表于 2019-3-18 19:3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坚少
2019-3-18 19:38:29 2464 0 看楼主


近日,一档教育类节目《老师,请回答》引发很多家长关注。  有一期节目中,两个家庭均因为孩子该不该写完作业、该不该坚持上兴趣班,父母双方产生不合。妈妈觉得应该坚持,爸爸觉得要看作业是否合理、孩子是否喜欢,因为不雅观念不一致而导致家庭矛盾,其中一位爸爸一怒之下还摔坏了女儿的小提琴。  在生活中,也不乏夫妻俩在教育孩子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情况。网上有一则调查:你会因为教育不雅观点不同与另一半产生不合吗?”结果显示,80%以上的父母都会产生不合。  有人说,夫妻教育孩子时一紧一松,能给孩子心理缓冲,是一种好的方式;也有人说,夫妻教育理念不一致,容易导致孩子墙头草,不知道该听谁的,无法达成教育的目的。  父母教育不一致的表示,有哪几种类型呢?它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呢?  0  1  慈父+严母  妈妈管得多管得严,爸爸管得少管得松  这是如今比力常见的一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是由母亲主管孩子,对教育投入比力多,也更倾向于有所得。而父亲因为工作忙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在许多问题上,更倾向于放养孩子,少给予孩子压力。尤其是女孩家庭中,父亲会更希望孩子没有压力,自由快乐地成长。  0  2  慈母+严父  爸爸希望孩子学会坚持,妈妈担心孩子吃苦受累  这是传统的模式,很多爸爸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期望孩子能努力、上进、耐挫。尤其是针对男孩,希望他们能更吃苦耐劳。但妈妈却会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  0  3  强父+强母  双方都很有教育理念,彼此难于说服  采访中发现,一些年轻的父母,很有本身的教育理念,也想在孩子身上践行本身的理念。但当双方理念不同的时候,都觉得本身正确,不会让步。



//  专家支招  //  强势的父母容易养出弱势的孩子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现实傍边,确实有很多父母对教育孩子的态度、不雅观念、标准都是不一致的。产生不同的原因有很多。父母所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经历的不同、对成长的不同看法,还包罗双方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都是差异产生的原因。  按照大量的调查实证的结果,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成长有个“木桶效应”。木桶定律讲的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在家庭中的木桶效应,就是家庭成员傍边,谁对孩子的要求低,那么孩子可能就最多能达到阿谁低的水平。孩子往往是达不到要求高、要求严的这一方的标准的。  上面讲的这几种类型,从教育的结果来说,通常父亲对女儿可能更加温柔一点,母亲对女儿的更加严苛一点;父亲可能对儿子相对严苛一点,而母亲对儿子可能相对宽松一点。  在一个家庭中,当一方是强势时,那么别的一方必然是弱势。孩子如果在家庭傍边习惯了做弱势的角色,他以后在社会上也可能是一个弱势的角色。  所以,我们给父母的建议,就是父母尽可能是和孩子平等相处,不要逞强。可能你本身的感觉很好,但是对孩子未来发展不好。父母经常要给孩子一些机会让孩子表示,让他感到“我比我爸爸还要强”“我比我妈妈还要厉害”。这样一来,更有利于这个孩子正常的成长发展。



父母做好分工 最终达到“三方会谈”  崔馨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班主任,《老师,请回答》节目特邀嘉宾)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是家庭教育中的常见现象,虽无需为此感到过多的焦虑,但也必然要认真对待,科学解决。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首先要尽量将“不一致”局限在父母双方的沟通范围内,避免让孩子觉察到,尤其是当孩子处于低学龄段时。  这种当面的矛盾冲突有两个潜在的负面因素,一是孩子可能会利用这种不合投机取巧,比如当他不想做妈妈安插的任务时,就会向爸爸寻求帮手,将本身与妈妈的矛盾转化为爸爸与妈妈间的矛盾。  二是如果父母将这种不一致外化为在孩子面前的争执,容易造成孩子对家庭安全感的缺失,情感上的不足会影响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如果双方确实存在较大不合,建议将孩子成长的各方面在父母间进行明确分工,如一方主管教学另一方主管生活。一旦确定彼此职责,另一方可在暗里提出建议,但切记不成对“教学主管者”的教育方式当面提出质疑和反对,要维护其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感。  此外,在孩子思想体系相对成熟后,如进入初中或者高中(视孩子的成熟度而定),可以让孩子作为独立的一方参与到讨论中,若能在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共识,那么恭喜您的家庭,进入到“三方会谈”新阶段。



父母在不合中换位思考 形成强有力的育儿联盟  武自存(北京存真心理创始人,国家心理督导师)  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家庭教育也是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协作,彼此影响,逐渐完善和成长发展的过程。如今很多家庭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出现了不合、矛盾,甚至因孩子问题夫妻之间彼此指责,最终导致婚姻破裂的情况。  我们说教育的目的,首要应是最充分的发展出儿童的整体能力。包罗了孩子的个性、才智、身心能力等等。所以,对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家庭或每个父母可能有本身的理解和期待,教育理念的冲突由此而来。  在实际养育中,影响孩子最多的其实是养育者之间的不合问题。对孩子有不同的期望,这就需要父母提前反不雅观和觉察本身。也反不雅观孩子,对孩子自身条件做一个考量,对孩子本身的愿望有深入的了解和尊重,才是根本之道。  夫妻之间为了孩子吵得不成开交,破坏了家庭的凝聚力,跟我们期望的科学教育背道而驰。我对很多前来进行家庭咨询的父母们讲过,夫妻两个人的教育不雅观点不一致、生活背景不一导致的三不雅观不合这些都不是问题,不接受对方与本身的不同才是问题!  有意识的注意到双方教育中的“不和谐”音符,产生不合的时候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更有凝聚力更健康的育儿联盟。  父母们切记不要把“教育”单独拿出来解决。教育是一个家庭所有成员之间共同成长和迎接挑战的过程。没有什么比一个温馨温暖的家庭氛围更能滋养和灌溉到孩子的身心,这样我们也会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学习的机会,不竭进步。  文字:本报记者 王小艾 整理  编纂:现教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坚少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46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