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儿需要底线教育,儿子需要阳光教育——孩子成长路上的正确庇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Hareesh 发表于 2019-3-19 15: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Hareesh
2019-3-19 15:09:36 2896 0 看楼主
教育从来都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尤其是对于女孩和男孩的教育方法更不能一概而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不雅观的形成。

那么,该如何按照男女孩性格和成长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养方式呢?

作家罗松讲过讲个故事:

关于女孩的故事

父亲发现他正值青春期的女儿一连几天都是凌晨回家。父亲并没有责骂她,反而约她出去喝酒:“尽量喝,喝醉了,爸爸带你回家。”那一晚,女孩醉倒在吧台边。

第二天,她一醒来,就看见父亲给本身写的一封信:“你还记得本身昨晚喝了多少酒之后醉倒的吗?一共是两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记住,这就是你的底线。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坏人,我没有办法永远庇护你,所以才让你知道本身的极限,你必然要学会庇护本身。”

关于男孩的故事

一个14岁的男孩在书亭里看到一本很喜欢的书,可是身上没有带那么多钱,于是偷偷地把书拿走了,不料却被老板发现,送进了派出所。

很快,父亲赶到了,男孩低着头,等待父亲的大骂。但是父亲对老板说:“他必然是非常喜欢这本书,所以才偷偷地拿走了,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出三倍的价钱买下这本书......”

走出派出所,父亲停下脚步,对满脸羞愧的孩子的说:“人这一辈子或多或少都会犯点错误,听着,不要让它在你的心里留下暗影,好好学习和生活,但是以后绝对不允许再犯这样的错误。”

罗松说:给女儿最好的庇护是底线教育,给儿子最好的庇护是阳光教育。



关于女孩子的底线教育,有四点非常值得关注:

身体底线

作为父母,就必然要告诫女儿:不要为任何人、任何事去出卖和伤害本身的身体。

生活底线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女儿考上大学以后,父亲给她寄钱:“1200块够不够?”

女儿说:“够了。”

父亲又说:“想买什么就买,别亏待本身。”

谁料女儿听了却半天不做声,父亲觉得奇怪,“怎么了?”

女儿说:“室友和我一样,每月家里都是给1200元,但是她的生活质量比我高,不仅还有零钱买零食,每周都去麦当劳......”

父亲说:“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误学习。”

“她没有打工,她只是在谈爱情。有一次她约会回来说,她其实不喜欢阿谁男孩子,只是喜欢他为她付款罢了。她还说我傻,可惜了这标致脸蛋,还需要从家里要钱。”

父亲放下电话,立即给女儿打了1500元,说这是生活费和零花钱。如果你爱情了,你也要告诉我,我再给你500元的爱情经费,每次同男伴侣出去,必然要带上本身的钱包!

这位父亲在给女儿灌输一个生活底线——经济独立!

“经济独立的女人,是有尊严的女人,经济不独立,人格便不独立,爱情便不独立!”



感情底线

作家柒柒曾有过一段惨痛的爱情经历,她这样写道:“我一直以为妥协一些将就一些,这个世界就会为我让出一席之地,后来才知道:你永远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所以现在,柒柒总是给女儿强调一个“感情底线”:“不要在一个不爱你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更不要为他无底线地牺牲本身,因为你永远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生命底线

我们一生中,总不免遇到恶人。当遭遇恶人时,如果你没有能力和暴徒斗争,就应该打迂回地战斗,不管手中的东西有多么重要,都不该该和其发生正面冲突。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舍财保命。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没有什么物品能比生命更重要。

我们一生中,也总不免遇到悲痛事。但不管遇到多大的悲痛事,都不能选择终结生命,自杀是解决问题中最愚蠢的办法。



而对于男孩的阳光教育,也有四点特别重要:

冒险教育

现在的父母都习惯于将孩子捧在手心里,就怕摔了碰了受伤了。而教育家查理德曾言:“缺乏冒险精神的孩子,往往习惯墨守成规,既性格懦弱,又不善于创新!”

规则教育

在“冒险教育”的基础上,必需得增加一个“规则教育”,用规则来平衡冒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往最坏的结果想一想,这个最坏的结果如果能接受,就可以试一试。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挫折教育

前段时间,有许多关于自杀的新闻令人扼腕,或是因为高考失利,又或是工作不顺心,或者是与人发生争吵……其实,在生活中打败我们的,绝对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对挫折后的消极态度。

要学会把一次挫折变成一次成功的机会,一次经验,当一扇门关了,就会有另一扇窗打开。

独立教育

曾在看新闻时看到,威廉夫妇在送乔治小王子去学校时,小王子本身提着书包,乖乖跟在凯特王妃摆布,而保姆就跟在他们身后。

从小老师就对孩子们说:“本身的事情本身做。”而有多少父母又习惯于替孩子们整理书包、叠衣服和被子乃至于送孩子上学时也一刻都不敢松手?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依赖心必然很重,独立生活的意识都很匮乏,更别提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Hareesh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89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