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味的灌输知识,“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真的很优秀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李晓明 发表于 2019-3-19 15:2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李晓明
2019-3-19 15:23:26 4817 2 看楼主
文|韩晓育儿经(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昨天大学同学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家的孩子6岁了,一首《鹅鹅鹅》背了一个月都记不住,是不是有点太“笨”了,需不需要吃点什么补一补。我就顺便问问他怎么教孩子孩子背的,结果他说,就是不竭的给他读,让他本身也反复读,一天一个字一个月也都背下来了吧。我叹了口气,对他说:不消买什么补品,你给孩子讲讲那首诗什么意思他就能背下来了,伴侣也是半信半疑就挂了电话。
像大学同学这种不让孩子理解,就靠死记硬背记忆的教育就是当下争议最多的“填鸭式”教育。



一、作为家长,对于“填鸭式”教育了解多少?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最早提出了“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把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孩子,就像人工喂养鸭子的方法一样,把饲料强制的填入鸭子的食道,使鸭子肥大。同样,强制的给孩子灌输知识,使孩子像“鸭子”一样,看起来“肥大”实际上却没有内涵。“填鸭式”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不科学的,它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压制了孩子的本性,一味的灌输取代了孩子的想象创造思维。让孩子变成一个吃什么吐什么,完全不懂得应用和举一反三的“机器人”。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和模式下,“填鸭式”教育似乎能完美的和它契合,所以很多家长将“填鸭式”教育贯彻到底。
二、“填鸭式”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1.孩子的思维被关进“小黑屋”,失去了思考和创造能力
美国BBC在做中国教育的系列节目时,曾研究过“填鸭式”教育。他们认为,“填鸭式”教育让孩子基础知识扎实、学习高效并且很守纪,但也正是这样的优点影响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美国著名的教育家Benjamin Bloom提出过思维能力金字塔。在这个金字塔里,最初级的思维能力是记忆、理解和应用,而最高级的思维能力是分析、评估和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填鸭式”教育只能给我们带来记忆和简单的理解应用,也就是说“填鸭式”教育对我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分析、评估、创作能力的培养是很少的,而家长想让孩子成为更“聪明”的人,恰巧需要的就是“填鸭式”教育无法满足的高级思维能力。现在的很多教育模式基本都是“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没有深度,并且在发展创造性能力方面也有局限,特别是孩子从小就接受这种教育,培养不出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孩子的思维只能停留在记忆和理解的阶段可能会直接限制孩子发展的空间和范围。
2.“填鸭式”教育让孩子失去主动性
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在强调教育要调动孩子的主不雅观能动性,孩子主动想学习,才能学得进去,让孩子的“要我学习”转变成“我要学习”。
就像你告诉孩子“甘蔗很甜”,但你没有办法“替”孩子吃甘蔗,得让孩子本身主动的咀嚼,一点点尝到甘蔗甜美的汁水才行。而“填鸭式”教育恰恰相反,直接把甘蔗压成了“甘蔗汁”,孩子直接喝了,但是下次孩子遇到甘蔗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才能尝到“甘蔗汁”也是无用功。这直接剥夺了孩子主动“吃甘蔗”的权利,同样,孩子不想主动思考和探究,只想等着知识主动送过来。


3.孩子有了厌学抵触情绪
“填鸭式”教育的本质其实还是通过反复背诵而达成记忆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通过肢体记忆或者是脑力记忆让孩子完成了知识的累积,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记忆方式会让孩子慢慢忘记知识,达不到“终生学习”的效果。孩子会出现“我学过,我看过,我有印象,但是我不会”的情况,这样孩子花费时间学习但却看不到效果,就像本身背了考试范围,但是考试没考,孩子的学习得不到回报,慢慢的孩子就会抵触学习,有了“厌学”的情绪。
三、家长应该如何帮手孩子“对抗”“填鸭式”教育?

1.唤醒孩子“沉睡”的兴趣
表姐家的外甥6岁,被家里人叫做“问题儿童”,因为他每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有些问题长辈们还能回答上来,可有的问题完全就是没有答案的“怪问题”。但是表姐每次都特别有耐心的给外甥解答,她认为,孩子只要问了就说明他感兴趣想学习,做家长的不能扼杀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那就回答他所有的问题。孩子问出的问题也许不符合逻辑,也许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孩子既然能问出来就说明孩子有探索求知的欲望,他想使用思考和创造能力,家长应该借此激发孩子的兴趣。
2.“因材施教”才是根本之策
现代作家郑渊洁的儿子只读到小学六年级,因为孩子对电脑十分有兴趣,所以郑渊洁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式,选择就培养孩子的兴趣,他的儿子郑亚旗后来在这一领域至少在社会上获得了优质的保留。郑渊洁曾说: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更好的保留,力求有本身的个性有本身独特的一面,所以培养是有空间的。“填鸭式”教育是比力机械化的教育,没有办法细化到个人。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孩子的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填鸭式”教育就会忽视孩子们的个性,所以为了孩子们更好的个性发展,应该提倡“因材施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概是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夙愿,谁都想本身的孩子优于他人,但是“填鸭式”教育和“应试教育”却在努力打造“相同的孩子”,这与家长希望孩子“不同凡响”的初衷相悖。无论是“填鸭式”教育,还是“自由发展”对于孩子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今日互动:你是在“填鸭式”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吗?你会怎样教育你的孩子?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
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手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懊恼与困惑。
关注【韩晓育儿经】,棘手的育儿难题和倍感幸福得育儿瞬间都能得到帮手和回应,经历和经验可能不同,但我们爱孩子的心始终一样。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武与伦比 发表于 2019-3-19 15:24:2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武与伦比
2019-3-19 15:24:25 看楼主
呵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个月背不了鹅鹅鹅这首诗那就是低能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火列 发表于 2019-3-19 15:25:24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火列
2019-3-19 15:25:24 看楼主
读书好的孩子必定优秀,万丈高楼平地起,读书是基础,阿谁人敢说他孩子将来就是个人才不需要好好读书,既然那么必定他孩子根本不消送学校,读书不好的才给了本身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干了别的或许成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李晓明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817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