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心二意”是教育孩子的法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木棉花的春天 发表于 2019-4-10 12:2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木棉花的春天
2019-4-10 12:26:55 5827 1 看楼主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教育孩子是很让人头疼的事情,他们往往在孩子的身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收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有的甚至拔苗助长,把孩子越教越糟糕。

常常听说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飞得很,远远不如他们那一代人听话,教育起来十分吃力。“听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听话者对说话的人言听计从,一切都按照说话人的意志去做。这类家长把教育孩子理解得很简单,好像是说,只要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就容易教育好。其实,这是对教育的错误理解,是一种奴性化教育思想在作怪。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没有主见的,很难具有独立办事的能力,即使成绩分数很高,也不外是“书白痴”。



还有一些家长抱怨说他们本身的知识水平不够,要想教育好孩子难于上彼苍。这些家长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其实他们把教育孩子理解错了,是一种很片面的想法。教育不仅仅包罗传授孩子文化知识,更包罗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万事德为先,首先要教育孩子具备良好的品德,其次才是科学文化知识。品行恶劣的人,不单对社会无用,反而会危害社会。也就是说,文化程度低一些的家长也能够教育好孩子,至少能够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孩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还怕不能健康成长吗?

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呢?笔者研究了古今中外大量成功教育孩子的事例,总结出四个字,就是“三心二意”。家长如果拥有了“三心二意”,教育孩子则无往不利,甚至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这“三心二意”到底是什么呢?莫非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意思?当然不是!“三心”是指爱心、耐心和恒心,“二意”是指情意和画意。下面依次予以论述。

1.爱心。对于家长来说,爱心就是慈爱的心肠,是一种愿意为孩子付出的内在意志。作为想教育好孩子的家长应该都是愿意给孩子付出的,所以不消我着重强调。我想,在这个世界上,不肯为孩子付出的家长必定是邪恶之辈,他们也不想教育好孩子的。



2.耐心。耐心就是在某个时候做某件事情有坚持到底的决心。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需具备耐心。比如,家长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时,遇到某个问题孩子始终搞不懂,家长不能对孩子发脾气,更不能呵斥和殴打。家长要做的是平息本身的怒气,想法把问题讲得更加浅显易懂,并且鼓励孩子用心思考。当孩子最终明白过来,家长也会很高兴的。家长的耐心不仅帮手孩子解决了疑难问题,也给孩子作出了榜样,孩子会更加感恩家长,本身也会变得有耐心起来。那些心浮气躁自以为是的人还是不要当家长吧。

3.恒心。恒心是长期保持的心态,就是对事情的坚持,它强调的是做事的频率,而不是某一段连续的时间。比如,我们说坚持熬炼身体,是指每天都要熬炼,而不是指某一次熬炼,也不成能一次就能熬炼好身体。这种对某件事的长期坚持就是恒心,恒心需要按时重复某件事情,不是一次性做完某件事情,这比耐心更加难以具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要养成按时辅导孩子的习惯,千万不要以为耐心教育一次孩子就足够了。



4.情意。家长不单是孩子的长辈,也是孩子的老师和伴侣。家长不能只有爱心,还要有情意,就是要培养和孩子的师生之情和伴侣之情。有了师生之情,孩子会认为家长是最好的老师,更愿意相信家长。有了伴侣之情,孩子和家长相处变得更加融洽,家长教育孩子也就更有效果和更加愉快。家长要扮演长辈、老师和伴侣多个角色,只是单纯的角色是难以教育好孩子的。

5.画意。画意是指图画的意境,是美好景色在心中的反映。家长和孩子相处也需要画意,就是让家长陪伴孩子成为一种美好的享受。如果孩子很愿意和家长在一起学习,家长难道不该该感到愉快吗?不只是家长,孩子也会感到愉快。这是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不足之处是孩子出门舍不得家长,会产生许多离愁别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三心二意”是教育孩子的法宝,家长拥有了这个法宝,教育孩子就不再是难事了。至于文化程度低一些的家长,可以着重于孩子的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留给老师就行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malataedu 发表于 2019-4-10 12:27:2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malataedu
2019-4-10 12:27:23 看楼主
用心了[赞][赞][赞].难得[祈祷][玫瑰][呲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木棉花的春天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5827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