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奇的增加注册本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ay 发表于 2019-5-11 08:3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Jay
2019-5-11 08:38:57 2624 0 看楼主


前段时间有小道消息,传未来备案会搞全国性备案和区域性备案,全国性备案的平台有更高的门槛要求。所以,有些平台就增加了注册本钱。部分读者看见某某平台增加注册本钱后,就分析平台是否更安全?至于是否安全,我们还是要回到增加注册本钱本身。

一、注册本钱

所谓注册制就是,比如张三要去注册一家公司,注册本钱就是张三对公司承担的最高责任,如果公司注册本钱是1亿,那么张三就需要承担认缴的1亿的责任。公司亏损超过一亿后,股东也就是张三的责任,也就尽完了。

以前去注册公司时,必需要验资,就是您注册本钱一个亿,就必需验资一个亿,但实际上好几年前就改成注册制,您认缴的部分,如果资金不足的,可以无限期的缓缴。这样的极端结果就是可能有一家公司刚成立的注册本钱为10亿,但它公司账户上也许一分钱都没有。

二、实缴本钱

即使大家在全国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询到一家公司实缴了10亿,这个也不必然就是真实的,因为现在公司年报都是各个公司自行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司系统上填报的,没有监管机构去挨着挨着一家一家去核查真正的实缴真实情况,就拿大佛本人所在的一个小小的普通的区域来说,仅小规模纳税企业就有超过一万多户,监管层哪有那么多的时间一天到晚去盯着您每家每户公司去实缴啊,更别说那些经济发达地区,那企业就更多了。监管层做的最多也就是从很多公司中抽出一小部分来检查,如果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显示有工商部门抽查检查正常类的,这类企业的信息,相对来说靠谱点,但也不能绝对保证真实。

一家公司的实缴本钱的玩法,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货真价实的,股东实打实的缴足认缴本钱到公司账户上,作为公司运转经费;第二类就是去找市场上的验证中介公司,帮着公司验资,验完资后,中介公司抽走资金,收取完中介费闪人;第三类就是第一类和第二类都用上。

因为有了第三类,可以去找第三方验证公司来帮手做实缴,所以很多公司增加注册本钱,即使实缴提高后,它公司账上的自有资金并不必然就增多,反而有可能因为花了验资费,而减少。

三、目前时间段的增资

目前时间段搞增资的平台,更多还是为了包装增信,如果是包装增信的,那么不排除是花钱做增信,花的到底是谁的钱,目前不好说。

别的本年行情不好时搞增资的公司和去年行情不好搞获得融资的公司,这两类公司我反而觉得要更慎重。

先说去年,大环境不好,大家都缺钱,真正的风投方看好网贷的几率极低,所以去年即使宣传有获得融资的平台,很多都是风投方想进去自融的,典型平台就是投之家,其实还有好几家陷入僵局的此类公司。

再说说本年,本年行情比去年还差,这个时间段,作为股东来说,平台运营和政策风险越来越高,如果您是股东,是愿意承担较小的风险,还是愿意承担更多的认缴本钱风险呢?想清楚这个以后,你再去看比来增加注册本钱的11家平台,不知是否是巧合,里面除了几家高返羊毛平台,其它几家个人以前也是不看好的。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迷信包装,擦亮双眼,对于那么实控报答民营老板的公司来说,很容易为了包装而去做增资。但如果平台股东有某某国资委或者某某财政局直接控股,这类平台如果有增资的,它的可信度就高的多,因为纯正的国资平台实际控制人,他们去做包装的动机很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那些国资平台来说,今天在这家公司当老总,明天说不定就调到ZF有关部门上班去了,谁会为了虚假增资包装,而给本身的仕途增加风险啊,别的对于发过债的国资类政府平台来说,它们的财报每个季度都是公开披露的,净资产也是动不动就有货真价实的数十亿,甚至过百亿,比如个人投的都江堰兴市集团那家,它的净资产的在2019年一季度时就达到了109亿,并且是本地财政局全资控股,而网贷平台绝大多数净资产都不超过50亿,超过30亿净资产的都是风毛菱角,看了政信类政府平台后,然后再回过头去看P2P平台的增资,往往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希望大家尽量要独立思考,冷静分析,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成熟合格的投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Jay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62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