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晓望爷 发表于 2019-9-9 17:2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晓望爷
2019-9-9 17:26:46 3082 0 看楼主
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

本期主要讲述东周时期发生的故事——长勺之战以及曹刿论战

长勺之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长勺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与鲁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战争的主角是齐国的齐桓公与鲁国的鲁庄公。是两个东方强国之间的战争,战争地址位于长勺(即现今山东省莱芜)。战争最终以鲁国以弱胜强取得胜利而告终。



长勺之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齐国与鲁国这两个东方大国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尤其是现在山东的朋友们。因为当时这两个国家的领域基本就是处于现在的山东地区,因此,现在的山东也被称为齐鲁大地,连车牌都是“鲁”字头。



长勺之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这场战争的规模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在历史上却是非常的有名气,并且被写在了《左转》之中。其原因一是因为这是一场发生在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二是因为两个大国当时的国君都是史上非常有作为的君王;三是因为这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长勺之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战争最初的起因应该追溯到齐襄公时期,公元前686年底,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暗杀,一月后,公孙无知又被国人所杀。当时因内乱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及公子小白各自从鲁国及莒国返国。小白先至即位,是为齐桓公。

鲁庄公与公子纠心有不甘,便借着护送公子纠回国为名,提兵来到齐国。继位的齐桓公自是不会让人夺取自己的到手的王位,便也发兵与鲁军在干时发生了战争,这场战争鲁庄公大败并领着极少数的军队回到了鲁国。



长勺之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回到鲁国的鲁庄公看到了自己与齐国的差距,便暗自下定决心发愤图强,要让鲁国变得比齐国还强大。于是就大力发展国内的农、渔、商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国家积累财富。

另一方面,鲁庄公抚恤人民疾苦,不断视察封地的人民,哪里有困难就给予哪里帮助,对于民间的诉讼案件也是秉公办理。每逢节日,他还亲自主持祭祀等活动,丝毫不敢怠慢。军事上则鼓励人民加入军队,鼓励人民生产战争所需器械。



长勺之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就在鲁庄公的这一系列政策刚开始实施的时候,邻国的齐桓公为了使自己的王位长期稳固下去。便在鲍叔牙的建议下再次陈兵鲁国边境,要求鲁国杀死齐国的公子纠,然后把管仲与召忽送回齐国。

刚经历干时之战失败的鲁庄公为了不得罪齐桓公,便把公子纠给杀了,而召忽则担心被送回齐国受辱,便自杀了,只有管仲被送回了齐国。齐桓公见政敌公子纠已死,又得到了管仲,这才将军队撤回了齐国。



长勺之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第二年(即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佐后,觉得齐国比之前更加强盛了,便准备发动对外的侵略战争。见鲁国之前与自己为敌,又被自己打败过,且鲁国惧怕齐军,齐桓公便把侵略的矛头又指向了邻国鲁国。



长勺之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管仲与鲍叔牙见齐桓公准备对鲁国用兵,认为这是之前齐国对鲁国许下的诺言的不诚信,便一齐劝阻齐桓公。齐桓公不听,执意发兵鲁国。刚开始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入鲁境,鲁国不敢进攻,只得防守。



长勺之战

曹刿论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曹刿论战。接到边疆告急的鲁庄公不知道如何是好。与齐过对抗,之前有过血的教训,又怕打不过。不打求和的话,对于齐国这种言而无信的国家又不甘心。就在鲁庄公纠结的时候,我们的另一个主角上场了。



曹刿论战

庭外的侍卫突然报道,一个自称曹刿的平民非要见大王,城外的守卫拦都拦不住。听见侍卫报告的鲁庄公便好奇的召见这位勇士进来。来到王庭的曹刿行完礼后也不等鲁庄公开口,便自己先发问起鲁庄公来:

大王用什么与齐国作战?

庄公答:能够驱寒保暖的衣物和填饱肚子的食物,自己一定不会独享,而会分给下面的将士们。

曹刿道:衣服和食品都是小恩小惠,老百姓不会因为这么一点恩惠就为了鲁国去拼命的。

庄工再答:祭祀所用的牛羊牲畜,一定不敢私自减少,祷告的祝辞也一定据实以告。

曹刿又道:这样的诚心并不代表全部,神灵并不会因此赐福。

鲁庄公再道:对于所有的案件,自己都会秉公办理,就算不能够查清,也会给每个人一个交代。

曹刿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说这才是鲁国人民会为之拼命的地方。便建议庄公与齐军一战。



曹刿论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曹刿论战。听了曹刿建议的鲁庄公带着曹刿便去点拨兵马。民众见庄公亲自领兵,一个个争先要去战场,就这样,庄公领着兵马来到了前线。由于齐军士气旺盛,鲁庄公为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双方在长勺展开了拉锯战。



曹刿论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曹刿论战。经过连续战争的齐军已经显出疲惫的态势,而齐桓公见之前鲁国军队一直消极防御,便认为鲁军弱爆了,这次见鲁庄公带着主力部队来了,就急于乘胜结束这场战争。



曹刿论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曹刿论战。齐桓公先是手臂一挥,齐军那边战鼓擂动,齐军接到进攻的鼓声,便一齐冲向了鲁军,鲁庄公正欲令军队也擂鼓迎战,曹刿立马阻止道:齐军以显疲惫,一通鼓声后,其士气正旺,我军与其争锋,并没有把握能胜,应固守阵地。于是庄公命令全部弓弩手在前方射击避免齐军冲击。



曹刿论战

齐军被弓弩手射伤了一些后,又接近不了鲁军,只得退回阵地。齐桓公见状,调整了一下队形,接着又一通擂鼓令军士进攻鲁军阵地。曹刿又建议鲁庄公固守阵地,消耗齐军精力与士气。鲁庄公又以弓弩手拼命射击稳住阵势。齐军近不得鲁军阵地且又损伤一些,就又退回去了。

见鲁军接连不应战,只让弓弩手避开齐军的冲击,齐桓公便更加认为这是鲁庄公害怕自己,不敢与自己作战。于是就又组织了声势更为浩大的进攻,第三通战鼓响起,齐军再次向鲁军冲杀过来。



曹刿论战

鲁庄公见状先是看了看曹刿,曹刿似乎没有看到君王其实是在用眼睛问计于他,而是伸长脖子望着远处冲来齐军然后再对鲁庄公说:可以擂鼓迎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曹刿论战。忍耐多时的鲁庄公对着旗鼓手大声令道:擂鼓迎战。一时间,鲁军阵地鼓声齐响,声音显得格外响亮。接到迎战命令的鲁国军士早就被前两次的防守给憋屈坏了,此时听到洪亮的鼓声,一个个如同饿狼一般冲进了汹涌而来的齐军当中。



曹刿论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曹刿论战。两军白刃战已经展开,齐军渐渐没了之前的攻势,没一个时辰就败下阵来。见打胜了,鲁庄公欲扩大战果,便命军士追击,又被曹刿制止了。他先是爬到一个战车上往远处的齐军看一看,然后再示意庄公追击齐军。



曹刿论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曹刿论战。打了胜战的鲁庄公回到国都非常高兴,但同时也对曹刿在战场的表现非常疑惑,就问他为什么在齐军前面两次擂鼓进攻时我们不与他作战,而非要到第三次才迎战齐军。

曹刿答道:打战主要是靠士兵的勇气。齐国军队强于我国,并且经历了前几次的攻城战,他们必定士气高昂。见我们连连退守,必定认为我们畏惧。齐军第一次擂鼓其实就是他们士气最高昂的时候,第二次擂鼓,他们的士气减去了一半。等到第三次擂鼓,由于前边几次进攻受挫,便士气更低了。



曹刿论战

再加上齐军已经成了骄兵,定会放松进攻。而我军在第一通擂鼓后边士气大振,因此我们能战胜齐军。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曹刿论战。庄公听完后点点又问:在我们战胜齐军后,为什么不直接追击齐军,而是后边再让追击呢?



曹刿论战

曹刿又答道:齐国是一个大国,又有很多谋士将领,我担心齐军是诈降,因此让大王不要着急追击。但当我站在战车上看到远处败退的齐军旗帜东倒西歪,队形也不整时,就知道齐军是真的在败逃,因此才让追击的。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这就是长勺之战的经过,里边也穿插了一个“曹刿论战”的经典故事,希望大家喜欢。经过这一战之后。齐桓公便与鲁国修好,而鲁庄公也因此得以继续自己的改革。



曹刿论战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长勺之战。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长勺之战与曹刿论战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东周的人物故事之泓水之战。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关注,也可以随时与朋友一起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晓望爷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08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