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馆藏品鉴 | 《老子道德经义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木香花开 发表于 2019-9-15 10:0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木香花开
2019-9-15 10:03:42 2073 0 看楼主



对多数人来说,古代的书是一种神秘而艰深的存在,难以解读,很难接近。

其实古代的书籍历时几百年流传到今天,在深奥的文字、古旧的纸页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曲折命运,沧桑传奇。

跟随我们的介绍,你或许会有兴趣看一看,神秘古书背后的故事。

老子道德经义疏 敦煌唐初写本


东经93度,北纬40度,中国甘肃西部,地处荒漠,气候恶劣。但就是在这里,有一座寂寞小城,它曾经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它的名字,叫做敦煌。


1900年,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写给慈禧太后的信中,这样写道:

“忽有天炮响震,忽然山裂一缝,……欣然闪出佛洞一所,内藏古经万卷。”

道士王圆箓

难以想象,在这个几乎被国人遗忘的沙漠小城之中,在这片延绵近两公里的砾岩峭壁上,竟然分布着上下五层,持续开凿一千多年的七百三十五个洞窟。

这些尘封了几百年的莫高窟藏经洞,就这么由于一个道士之故,未曾防备之间骤然重现世间。

洞里发现了很多经史子集的写卷,还有大量佛教、道教等宗教经典。

壁上的绘画绚丽多彩,令人眼花缭乱,一个个藏经洞宛如殿堂般充满了神秘……

敦煌壁画

1907年初夏,一个来自欧洲的陌生人第一次来到敦煌。

有人说他是那一代最惊人的探险者、考古学家,也有人说,他是盗贼,是骗子,是丝绸之路上的魔鬼。  

他的名字叫斯坦因。

面对眼前刚刚开启的古老洞窟,斯坦因说:“这是一个能使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共同疯狂的神奇宝窟。”

斯坦因花费了200两银子,带走了九千多卷文书和五百幅佛像绢画。

这些文物,后来主要入藏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英国图书馆和印度事务部图书馆,以及印度德里中亚古物博物馆(今新德里印度国立博物馆)。

西方考古学者斯坦因

斯坦因从藏经洞搬出经卷的情形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 唐代绢画 现藏大英博物馆

十个月后,王道士又迎来了第二批外国客人——法国探险队。

带队的是一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做伯希和。

与斯坦因不同的是,伯希和除了精通多种西方语言,甚至还掌握着流利的汉语。

在对莫高窟洞窟进行了详细编号之后,伯希和进入了藏经洞,并被洞内的收藏惊呆了。

伯希和很担心斯坦因已经将洞中宝贝扫荡一空,但很快,他便惊喜地发现,因为不懂中文,斯坦因给他留下了许多。

1908年5月27号,伯希和离开敦煌,他用五百两银子换得七千卷藏经洞文物。

其中的遗书部分入藏法国国家图书馆东方写本部,绢画、丝织品等艺术品入藏法国吉美博物馆。

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挑选经籍

敦煌藏经洞

被斯坦因、伯希和,以及日本、俄国等多国探险队尽情“造访”的十年之后,敦煌藏经洞中残余的文物被部分运抵了北京广化寺,这里有了中国第一座近代国家级图书馆——京师图书馆。

(以上图片源自网络)

北京广化寺 京师图书馆旧址

1928年12月底,京师图书馆搬迁至中南海居仁堂,敦煌遗书随之入藏。

1931年6月,国立北平图书馆文津街新馆舍落成,1987年,北京图书馆总馆新址建成,敦煌遗书几次随迁,终获归宿。

国家图书馆敦煌遗书特藏

从京师图书馆到国家图书馆,劫余后的敦煌文献终于回归了属于它们的安稳的怀抱。

中国文化千余年来存留的奇迹终将在这座故国书籍的宝库中静默无语,绚烂无声。

国家图书馆 敦煌遗书

老子道德经义疏 敦煌唐初写本

这是一件唐代初年抄写的《老子道德经义疏》,这件珍贵的敦煌遗书最初记载于一部偶然发现的手抄书目《味青斋藏书画目》。

连同这卷《老子道德经义疏》,《味青斋藏书画目》中共记录了敦煌遗书23件,以及大量宋元书画典籍。可是,这位神秘的“味青斋”主人究竟是谁?书目中所记载的珍稀文物又去向了何方呢?

欲知其中周折始末,请点击观看视频“敦煌唐写本《老子道德经义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木香花开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07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