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十大宝藏传说之南海沉船宝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19-11-19 17: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19-11-19 17:22:32 3885 0 看楼主
中国南海的海上航线四通八达,从古至今的沉船数量多达2000 至3000艘,其中以来元时代沉船居多,埋藏有大量古瓷器,被 称为“海底瓷都”。这是一笔极其可观的宝藏,2007年12月22日,神秘的“南海一号”终于被整体打捞出水,住进了耗资1.6亿元的水晶宫,2008年,水晶宫对外开放,好奇的游客都可以一睹曾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八百年南宋沉船珍宝。



“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曾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一艘八百年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的南宋沉船;一艘长30.4米、宽9.8米、高4米的现存最大宋代沉船;一艘发现了20年,打捞预算2.3亿元人民币的昂贵沉船;一艘文物可能超过八万件,价值估算超过千亿美元的宝藏沉船。所有的这一切,都吸引着媒体的眼球,未曾见其真颜,“南海一号”早已声名远扬。2007年12月22日,神秘的“南海一号”终于被整体打捞出水,住进了耗资1.6亿元的水晶宫,2008年,水晶宫对外开放,好奇的游客都可以一睹曾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八百年南宋沉船珍宝。



“南海一号”的前世在南宋初期,这个朝代军事上懦弱无能,经贸高度发达,传统的丝绸之路被西夏阻断,偏安一隅的南宋只能利用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泉州、广州等大港向外运送丝绸瓷器等,这个时候,陶瓷逐渐取代丝绸成为主要货物,“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而后来被称作“南海一号”的那艘商船就产生在这个外贸繁荣的时代,这艘装满陶瓷、丝绸、金器、货币的大船很可能是从泉州港驶出,准备开往东南亚或中东地区,可是出海还没几天,就遭遇不幸,沉没在了广东阳江海域。



时光荏苒,在海底沉睡了八百多年后,“南海一号”的今生来到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这是一座修建在海陵岛十里银滩上的现代建筑,被称为“水晶宫”,耗资1.6亿人民币,整体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依然浸泡在水晶宫的海水里,其实游客并不能见其真颜,但船上的部分珍宝已经被陈列出来,购买80元门票,就能走进水晶宫,与这艘古老而神秘的八百年南宋沉船亲密接触,了解它的前世与今生。



关于"南海一号""沉船宝藏超千亿美金"、"价值可与兵马俑相媲美"、"海上敦煌"等狂狷之辞喧哗,不仅引起国内舆论的反感,也招致考古界齐声责备与讥讽。实事求是地说,对"南海一号"考古价值的评估刚开始,早早就圈定那么多宏大的意义不免草率。无论"南海一号"的全部价值有多高,仍倚赖于对它富有成效的发掘。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其考古价值,取决于在接下来的进程中能否排除技术风险、能否最大程度地保留沉船的历史原貌。

将其带进水晶宫的新天地,只是人为接续了"南海一号"的船史。假如希望用它改写岭南的文化史,则需艰巨、细致的科学探寻。在此之前,虚于文保经费的跟进、专于所谓旅游亮点建设,恐怕已失掉平常心。无论如何,"南海一号"是横亘在考古界面前的复杂命题,它弥足珍贵而不可再生,科学精神始终是第一位的。看客的心态或培养看客的心态都应该收敛或节制,毕竟这是考古而非表演。

说不尽的“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还有很多谜团亟待揭开。

船主是谁?船是怎么沉得?更奇怪的是船上有吃剩下的鸡鸭羊,甚至蛇骨,但是却没有发现人骨,那些人到哪去了?

总之,研究南海一号,可以呈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迁,再现东西方的波澜壮阔的交往历史。



“南海一号”也正是我们民族过去和现在的缩影。

仅仅用了30年,我们水下考古从“一穷二白”到世界领先,这不也印证我们这30年的快速发展吗?

一艘珍贵的沉船,后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宝藏无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388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