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十大宝藏之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19-11-20 14:1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19-11-20 14:14:02 2343 0 看楼主
1、元朝藏宝

元朝自成吉思汗灭尽,灭宋,灭西夏,灭国无数,创建了一个北到荒漠,南到恒河,东到朝鲜,西到地中海,横跨欧亚的强大国家。统治九十多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今天并未看到那个帝国遗留下来多少文物,一般认为它们在帝国的皇陵中隐藏。

但纵览元朝历史和民族习俗,加之今人致之一求的探索(如:蒙,美,日联合考察队)并未有令人感兴趣的发现。这些财宝,应该是中国目前已知财宝中最大的一个,它囊括了数十个国家数代人的庞大财宝,绝非小数。



我数年前曾赶内蒙探寻,结果有了惊人发现:我看到了越五、六平方公里的异常埋葬地,在其地表徒步一公里即拾获了三片元代遗物(两片元钧,一片白瓷)据说附近一村民收有一件金器,我登门寻访,不想其家已遭火灾,女主人说找不到了。

后来,我将此事写信给中国历协朱凤瀚先生,我和朱先生曾有过一面之交,深感敬佩其人品,但未有下文。元人藏宝,为中国第一大宝藏,当之无愧。

2、李自成藏宝

644年李自成进京,崇祯帝吊死煤山,众人皆知 ,大明王朝教百年积淀,一朝易手, 在北京四十余日,搜刮财宝,无所不用其极,据传出京时用大车六千余辆载金银财宝,文献说有七千万两白银等。当时,李自成离京后,清军翌日才进京,这批财宝,当属第二,今日车在何处,令人费思量!

3、王莽藏宝

西汉末年,王莽当政,推行币制改革,实行黄金国有化。民间私藏黄金,即为违法。西汉时期,黄金使用十分普通而且数额巨大,如王莽聘以公主礼金即三万金;皇帝赐赏,动辄数万金。王莽被杀时,尚有黄金三十万匮,这批黄金,随王莽被杀而下落不明。当居宝藏第三。



西汉末年,王莽当政,推行币制改革,实行黄金国有化

4、唐乾陵藏宝

据最近报刊报道,推测唐乾陵葬二帝,均为大唐盛世,耗当时国力五分之二,李治为贞欢盛世时葬,耗国力五分之一。

武则天执政十五年后死(前后当政五十年),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葬入乾陵,又耗国力五分之一。不可谓不厚。宝藏当居第四。

5、秦始皇陵藏宝

秦始皇陵众说纷纭,其实应该说其文物价值高一些,规模大一些,财宝不应此唐乾陵富足,固当时秦刚统一六国,结束混战局面、连年战争。民生凋敝,不会有太多社会财富能葬入墓中。所以排在唐乾陵之后,为第五宝藏。



6、商王陵藏宝

商王陵至今未见,但当时事死如生。随葬大批财宝。如殷墟妇好墓即见一般。现在田野考古,似显端倪,有处今已见之处祭祀遗址宝藏。安金槐先生认为当是王室祭祀用器。而在其建筑上曾出土一巨型青铜器,直径达一米多。

我寻访到其中一位把此铜器搬到地面的人士,可以推测此器当是古代记载盗时汤冢后遗存。汤冢在此,另二处祭祀由王陵当居此处不远。而尚未被盗,可谓幸事。

2001年我赴京,拜谒考古界泰斗邹衡先生,亲身聆听先生教诲。经多年探究,当可断定此地为商王陵之地。尚未发掘,推测应葬财宝不少,当居第六。



7、东周王陵藏宝

东周王陵,至今未有科学发掘。据新政中银工地发现九鼎八簋十鬲祭祀坑遗址。一般认定为郑国君僭越,用天子之礼祭祀。我认为不妥,按史载,平王东迁郑桓公护驾,郑国君为周王卿士。虽后代有嫌隙,但不敢与僭越祭祀之礼。此器物与其他新郑出土的器物相比,逊色不少,铸造粗放。应是周天子墓在此,周王宝祭祀后遗存,东周王宝藏当为宝藏第七。

8、张献忠藏宝

明末张献忠,与李自成一样,转战长江中下游,掠财不少。四川兵败后,下落不明。但是,在历史专家的走访以及考察之下,认为有关张献忠沉江藏宝的事情应该是真实的。于是在2017年的一天,相关的历史工作小组开始对张献忠宝藏进行考古发掘,由于在历史传闻中,张献忠是将宝藏整个沉在了江中,所以要想挖掘宝藏,就首先要把江水隔断,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对其进行考古发掘。



9、南明福王藏宝

南明福王朱由菘称帝南京,但未有效抵抗清军,内都不断,所集财宝,后据传流入闽西北一带,我曾在上杭听当地人传说,上杭县近郊有一覆萝山,地势十分险要,据村民讲,当时有很多寺院,此中有数个演武场,僧兵不少,清兵进剿,损失不小,有一地名曰将军桥,据传为清兵将军,因未能擒获明王,在此桥自杀。



10、太平天国藏宝

太平天国在洪秀全领导下,据江南半壁江山数年,据传太平天国藏宝被曾国藩的弟弟掠去,也有传为翼王石达开携至四川,大渡河兵败后不知所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34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