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时期十大爱情故事之最凄美绝怨的纯真爱情林淑华与徐惠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19-11-25 14:2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19-11-25 14:23:38 2315 0 看楼主
最凄美绝怨的纯真爱情:林淑华与徐惠民。

林淑华是封建家庭中的千金小姐,而徐惠民出身于贫寒之家,在给林淑华做家庭教师时,两人深深地相爱了。然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除了贫富的差距,还有吃人的封建礼教。



希望你像梅花那样活下去。——徐惠民

这是徐惠民去世前对妻子林淑华最后的嘱托,而林淑华也是这样做的。

那一年,作为家庭教师的他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自己的学生,而她也对自己的这位小老师心生倾慕。他叫徐惠民,她叫林淑华,当时徐惠民十九岁,林淑华十六岁。



徐惠民家世清贫,而林淑华则是富贵丛中的千金小姐,门第之差自然招致两家父母极力反对。其中林父的态度尤为坚决,甚至还对上门求亲的徐惠民数加羞辱。年少气盛的徐惠民暗暗发誓,一定要在上海出人头地,然后回来光明正大地把心上人娶进家门。到那时,便没有谁能阻止他们在一起了。于是他决定去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医学,林淑华也答应会等着他。

徐惠民没有想到,他这一去就是八年,而林淑华也为他苦苦守候了八年……



八年后,他以博士的身份毕业,这次终于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他们终于如愿以偿。那是在一九四二年,那年徐惠民二十七岁,林淑华二十四岁……

若故事就此结束,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无奈天公偏偏不肯作美,在婚后的第二年,徐惠民就因急性肺病去世,年仅二十九岁。而当时的林淑华只有二十六岁。谁又能想到,八年的等待,最终却只换来两年的相守……



后来,林淑华用手中的笔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了小说,定名为《生死恋》。这本书曾经风靡一时,这是她对逝去的丈夫最好的纪念。在书中有这样两句诗:“梅沾春色因飞雪,香带苦寒更醉人。”,这是林淑华最喜欢的诗,也是这段感情最真实的写照……

自1946年12月起,她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生死恋》开始在上海的《伉俪》月刊连载,深受读者喜爱,称之为现代的《浮生六记》。同为平湖人的著名编辑家周振甫也当即著文予以褒奖,认定《生死恋》是一部“值得称美的作品”。小说脱稿于1947年12月2日,那一天,正是她丈夫徐惠民逝世三周年的忌日,最末的一段文字是:“最后,我要告诉你的是:从今以后,我仍将勇敢地奋斗下去,坚强地生活下去……”



《生死恋》连载结束后,由上海艺文书局、大成出版社分别于1948年、1950年出版发行单行本,共印刷5次,印数达17000册。1982年和1983年,又分别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与浙江文艺出版社重版发行,依然获得读者好评,共印刷432000册。2011年再次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再版,印数1万余册。林淑华与徐惠民之间那种凄美而绝怨的纯真爱情,被今天的读者评定为民国年代的十大爱情之一。2003年,她又强撑病体,写出了令无数读者期待已久的《生死恋》(续集)。

《生死恋》写的是作者年轻时的不幸遭遇。作品以40年代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描述了作者与她的爱人徐惠民相识、相恋、结婚直至爱人患肺病去世的全过程,中间有两人与封建势力的抗争、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有战争的残酷与人世的炎凉,至徐惠民积劳成疾,与世长辞,林淑华强咽血泪,独自担负起抚育遗孤的重任。全书可谓声声泪,字字血,读来不禁掩卷长叹、泣不成声、不忍卒读……



2011年的时候,曾有来访者问她:“您觉得,人这一辈子,什么最珍贵,什么最有价值?”那时的她回答:“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就去做,而且坚决不放弃。“林淑华早已立下了遗嘱,决定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医院供医学研究,以纪念她的前夫徐惠民医生,为《生死恋》的故事写下一个完整的句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31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