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庶有机会为何不回归刘备阵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19-12-28 17:4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19-12-28 17:46:08 2734 0 看楼主
话说诸葛亮出山两把火,把曹军烧得一个焦头烂额,损失惨重。曹操煞是吃惊,总想弄明白这位诸葛村夫到底是何方神圣,他怎么就跑到刘备那儿去大显身手了呢?于是,指派徐庶去樊城打探虚实,并且让他想尽一切办法把诸葛亮给我挖过来。身旁的谋士担忧曹丞相放虎归山,徐庶会不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曹操信心满满地说,你放心,徐元直肯定会回来。于是,徐庶打马扬鞭直奔樊城而去。虽然,刘备和诸葛亮几番挽留,徐庶终究没有答应留下,又回到曹营去了。



为此,很多人不理解,天赐良机,曹操等于放了你徐庶,正好可以与诸葛亮共保刘备兴复汉室江山,你怎么又回去了呢?

我们不妨从徐庶的心理角度去探究一下各种的原因。



其一,徐庶重名声人品,既然已经进了曹营,走错了一步,不如将错就错,维持现状。知识分子最忌讳反复无常,被别人指着脊梁骨。至少我徐庶进了曹营,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谋,暗中还帮了刘备几次,良心上总得到了一些安慰。譬如,长板坡前他曾说:曹丞相若将赵云活捉,我就能说服赵子龙归降。结果,让赵云在百万曹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成功地保护了幼主阿斗。



其二,刘备有诸葛亮辅佐足矣,有没有他徐庶无所谓。假如回归刘备阵营,一旦与孔明先生意见不一致,僵持起来反倒会帮倒忙,伤害了原本纯洁的友谊。真正的好朋友不要到同一个公司里去混,容易在利益面前发生矛盾,不仅打工没打好,好朋友也就此分道扬镳了。这样一来损失太大,不如拉开距离,彼此都能好自为之。



其三,徐庶到了曹营之后,耳闻目睹,逐渐发现自己对刘备与曹操的看法已经有所改变。相比起来,刘备虽有汉室宗亲的正统和人心所向的优势,但先取西川,三分天下后再图中原,其实是搞的曲线救国,犹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有卧龙孔明辅佐,其成功率也不足百分之五十。而曹孟德平定了北方,无论就个人素质、英雄气概,以及手下的文臣武将云集,军事实力雄厚,遂刘备与孙权加起来,也不足以与之抗衡。



雄才大略的曹操一统天下,当有七、八成的胜算。自己内心倾向于刘备刘玄德是一回事,而大势所趋则是另一回事。聪明过人的徐庶身在曹营,看得更为清楚分明,再回刘备阵营去无疑是个弱智的选择,不如在曹营默默无闻的好。事实也证明徐庶在曹营的确最后没有了太多的消息(其实是做了郡守、典农校尉一类的官员,一直在底层为百姓干实事呢),曹丕当政后,他当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已属于部委一级的官员。即使如此,诸葛亮还认为徐庶在曹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



其四,徐庶经过了人生挫折,看淡了功名利禄,有点参禅悟道的感觉。他的思想境界逐渐接近了老子,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当演员有时不如当一名普通观众。演员需要站在舞台上众星捧月,当观众则更容易湮没在人群中,不显山不露水,安闲自在。所以,他选择了急流勇退,随遇而安。虽然这有些浪费人才,但他的抉择确实是拿得起、放得下,不啻是智者的冷静之举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73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