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历史上智勇双全一代名将张辽的镇守合肥(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2-5 09:3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2-5 09:30:45 3190 0 看楼主
至于他们三人中,谁才是主将,那要从他们的官职和假节与否来分析。当时张辽是荡寇将军;乐进是折冲将军;李典是破虏将军。就算引用日后曹魏的官品来比较,也不会得出结果,因为皆是五品。(当时曹操应该沒有官品的标准,否则不会鬧出三品的平狄将军张郃迁至五品的荡寇)



那么能否以禄秩或印绶来决定呢?秦汉以来,禄秩,也就是官员的俸禄,即多少石,慢慢演化成衡量官员之间的尊卑、高低。当然也有例外,刺史只是六百石而太守为二千石。但判断武将高低,沒有太多的特例。但无奈他们三人所居之职到底为多少石,史无明言。



若他们其中一人有像朱治日后拜为安国将军那样,是金印紫绶,那基本可以确定他才是主帅。不过如同禄秩,不太清楚。唯一一个能肯定的是,张辽和乐进皆假节,而李典可沒有,这就确定了李典的地位差距。日后合肥之战中诸纪传中,记录曹将的名字是张辽,而不是一同出征的李典就可反证这点。因此张辽和乐进这两个同级将领,是当时合肥的最高军事长官,情况直至合肥之战前。正是因为这情况,所以曹操又行赵俨般的旧策,遣护军薛悌来协调诸将,使他们能统一行动。



此时乐进能否已是右将军呢?曹操除了对初归附的受予将军号、封爵外,近乎沒有同年迁官增邑之例(为守相的加将军号除外),所以十八年增邑的乐进不太可能再迁。顺道一提,自从于、乐、张三人同时被曹操表为将军后,于禁也就中梅成伪降计后运运粮增邑,所立战功不如张辽与乐进,不太可能迁官比二人快;汉廷沒有两个健在的人同任一将军之例,时有左将军公孙康,于禁的左将军,也只能是魏王国的左将军。



至于驻军总数,《太平御览》卷309引录《三国志》原文,少了一个“七”字,变成千余人,但以成书时间更早的百科类书籍《通典》来作比较,《通典》也是记作七千余,应该是《太平御览》抄漏了。《文选.陈孔璋》的《檄吴将校部曲文》是写作五千余人屯合肥,但这类檄文的数千基本是只能怍参考,夸张成分很重。己方胜仗当然是越少人,才越能显出我方将领士卒的质素和对方的无能。故此还是见于史书多处的七千余为准。

曹操恐滨江郡县为孙权所略,沒听扬州別驾蒋济“百姓怀土,实不乐徒”的劝说,硬令百姓內迁,结果造成江、淮间十余万众皆惊走吴。此时皖城实为孤城一座,但吕蒙则看出皖田肥美,丰收的话,城众会增加这个祸害,便劝孙权尽早剿除。



建安十九年闰五月,孙权主动向皖城进攻。本来孙权诸将建议作土山,以攻城工具进攻,但吕蒙耗时太久,让皖城修好守备,合肥援军也至,此时便不可图。何况他发现城不甚坚固,可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孙权採纳。吕蒙荐甘宁为升城督,吕蒙以精锐为后继。甘宁手持练索,身先土卒,攀缘上城;吕蒙手执鼓槌,亲自擂鼓,士卒皆腾跃奋进。孙权军在早上发动进攻,于午膳时便破城,俘朱光,降男女共数万口。



这一战破城之快,还入选了《百战奇法》中的攻战,可看成攻城战中的教材。与吴军的攻坚能力相比,实出乎意料之外,让张辽的援军也来不及救援,兵至夹石时,闻皖城失守的消息,只好退兵。

《读史方舆纪要.南直八.北硖山条》云当时张辽筑垒硖石南而还,谓之南硖戍。日后石亭之战曹休兵败,贾逵据夹石,击退欲断曹休后路的吴军;再以兵粮给曹休,曹休军乃振。所以顾祖禹称此山为:控扼要口,北距庐、凤,南指江、黄,此为通道”,这也证明张辽有一定的地理常识,看出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话虽如此,合肥驻军才七千余,自身兵力尚且不足,根本无力屯兵于此为合肥的前哨。



皖城失守,自此合肥基本已是无险可守,这一战的屈辱,张辽在一年后便偿还予吕蒙和甘宁,地点正是他所守的魏东线重镇---合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319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