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如你穿越到了三国,下面君主5选1,你会选择辅佐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3-27 17:1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3-27 17:14:24 2071 0 看楼主
假如你穿越到了三国,下面君主5选1,你会选择辅佐谁?

第一位、袁绍

话说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观点中,袁绍向来是个让人惋惜的人物,他拥有一手好牌,却频频出错打得稀巴烂,在传统观点看来,这是个刚愎自用、有勇无谋的家伙,最出名的案例,就是他在官渡之战中的烂指挥导致全盘皆输。



与袁绍相比,曹操无疑在战略、战术素养方面明显棋高一着。就在曹操迎汉献帝之前,袁绍的谋士就纷纷献策,要袁绍迎接汉献帝以挟天子令诸侯,但袁绍却担心皇帝不好伺候而错失良机;并且袁绍在攻下河北等地后,便将几个儿子四处分封派驻,这也为日后袁绍死后,他的儿子们争权厮杀埋下了定时炸弹。



但从人品来说,袁绍的人品无疑比曹操好太多了。在当时的时人看来,作为举朝闻名的公族子弟,袁绍家族五世仁义,品德优越,在治理河北期间,袁绍也以政宽仁和闻名,因此即使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后,袁绍的大本营仍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而曹操攻占袁绍的地盘、统一北方,那是在官渡之战两年后,袁绍病死了,曹操才得以实现统一北方的梦想的。



第二位、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第三位、孙权

传说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二十二代后裔,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任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章武二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第四位、刘备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益州;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第五位、吕布

吕布是一个有魅力的人,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在乱世之中也占据一席之位,这也说明他的能力。但是可惜的是他虽然有诸如陈宫、张辽等名臣名将,却始终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也归结为他性格中有刚愎自用的一面。吕布更是一个爱家爱美人的人,他原可以逃出白门楼之难,但是为了家人,为了貂蝉,他放弃了,这也侧面表现出他顾家的一面,却不是一个在乱世中称雄争霸的形象。至于说反复的一面,情景不同,不可同日而语。刘备还不是一样,四处投靠,四处背叛。成者王侯败者寇,没什么好说的。可以说吕布是幸运的,从一员小将最后到一个能掀起风云的一个勇将。但是也是不幸的,乱世不适合他,最终因为其性格原因葬身白门楼。呜呼哀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07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