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吃传奇:八义集臭豆腐乳为何会轰动朝野坊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20-4-11 07:5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4-11 07:57:21 3965 0 看楼主


很早以前,在八义集街上众多的老字号商家店铺中,“刘胜祥”可算是首屈一指,“臭”名远扬。“刘胜祥”酱园店生产制作的臭豆腐乳以其“扑鼻闻其臭,入口生奇香”的特殊风味,常让人一经品尝,欲罢不能。

园主刘胜祥,祖籍原在旧州城外。传说顺治年间他的祖父刘三标本是城里一家豆腐坊的帮工。一年夏天,东家见刘三标到了深夜还在忙碌,顺手就拿了两块巴掌大的板豆腐递给他充饥。可是刘三标想到家中的妻儿老小,捧着两块豆腐端详半天也没舍得吃,等东家走后就将两大块热豆腐藏在了灶房旮旯的柴窝里。

几天之后,刘三标忽然想到那两块没舍得吃的板豆腐。可是,当他再找到那两块豆腐时,豆腐上已长着一层如老鼠毛一样的菌绒,而且还散发着浓郁的酸臭味。他痛惜万分,可又舍不得丢弃,只好拿回家中撒上细盐。哪知,刘三标用筷子剥去绒毛,尝了尝里层的豆腐,竟然香味无穷鲜美无比。刘三标仔细看了半天,又反复品尝,总觉得这变了质的豆腐口味绵长:“唉?这热豆腐、鲜豆腐好吃,可这霉豆腐、臭豆腐怎么也好吃呢?”从此,刘三标在自己的家中悄悄地鼓弄起臭豆腐乳的制作来。

到了刘胜祥这一代,祖上生产制作的臭豆腐乳和甜油,已名闻一方。可是康熙七年的那场大地震,也让他的家园和作坊遭到了灭顶之灾。所幸的是,当强震过后水漫下邳的时候,刘胜祥和儿子靠着一口大砂缸逃出了险境。看着下邳城一片汪洋,爷儿俩悲痛万分,情急之下只好投亲奔友,来到了八义集街。

在亲友的鼓动下,刘胜祥父子重操旧业,并以“刘胜祥”的字号开起了“酱园店”。刘胜祥制作臭豆腐乳非常讲究每道工序,从黄豆筛选、井水温度到浸豆磨浆、点卤吊包;从豆腐上板、入窖发酵到五味配料、装坛封缸,都是层层有序。刘胜祥把做出好豆腐看作是制作臭豆腐乳最关键的一环,他要求师傅们手脚利落但要平心静气,说:“心稳,做出的豆腐才稳。”那吊包一经挤压,筋道的板豆腐白里泛黄,透着清香;硬而不哏,软而不松;秤钩不散,摔地不碎。因为豆腐好,加上窖室温度适中,豆腐坯料才会很好地发酵渗盐渗料,制作出的豆腐乳才会色正味美。

几百年来,“刘胜祥”臭豆腐乳的生产与制作一承不变。春夏封缸发酵,霜降之后开缸上市。愈是在寒冷的季节中,臭豆腐乳才愈显出它臭而不怪,味美鲜香的特色。老食客们常常是先用筷子轻轻地一点,然后再驳去那层柔韧的网膜,食用了才会抿上一口小酒,顺手摸起一棵大葱蘸沾上去,美酒的浓香与大葱豆乳在瞬间催发出餐食者强烈的食欲来,变奏出一口别致的清香美味,那感觉真叫一个“得味,恣!”。这正是:

灰不溜秋块一方,柔绵臭味扑鼻腔;

美食君子盘中餐,细嚼慢咽品奇香。

宣统二年,刘胜祥的臭豆腐乳被包装成了龙凤坛,在徐州府的竭力推荐下,参加了南京“江宁劝业会”。这个“江宁劝业会”可是大清国举行的有史以来的一次“世博会”。在这次博览会上,刘胜祥臭豆腐乳以其色正味香,包装经典,因而一举夺得了“土特产品类”一等奖。此时,远在京城的溥杰夫人,正因夫君远赴日本而后宫相思,她茶不思饭不想,什么山珍海味也不合自己的胃口。操办“江宁劝业会”的端方闻讯后投其所好,竟将两坛刘胜祥臭豆腐乳送进皇宫,招惹得王妃食欲大增,神清气爽,一时间刘胜祥臭豆腐乳轰动朝野坊间。

讲 述 者:曹兆楼

搜 集 整 理:高福岗 郭彩凤

采录时间和地点:2014年2月采录于八义集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96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