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武术之河北武术(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5-9 08:2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5-9 08:28:35 3263 0 看楼主
八闪翻

八闪翻过去主要流传于河北高阳的拳术,清末传到东北,近几十年主要在河北、 辽宁、 甘肃、陕西等省较为盛行。近代八闪翻出自河北省段氏。现今,八闪翻在西北、东北传播较广,两地同属一脉,但在劲力和风貌上略有不同。西北所传,经过通备劲的演化,较多注意以腰发力,浑厚一气;东北所传,多注意脆快一气。



明代戚继光在其所着《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谈到八闪翻时说它是“善之善者也”,可谓赞誉备至,在他编着的三十二势中吸取了属于八闪翻的招法,并有数势流传至今,如“当头炮”、“拗鸾肘”、“顺鸾肘”、“旗鼓势”等。俗称八闪翻为“八闪十二翻”,实际上是出自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中的八闪十二短。

六步拳

相传,六步拳创于明代,清代时期传于河北广平人高银生(约1876年----1954年),自幼酷爱武术,行走四方,遍访高人,在鲁西南和冀东南一带习得六步拳真传,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以除青狼传佳话。当时人传高银生飞檐走壁,百步击人,样样精通。号称“高无敌”。相传当年高银生在外闯荡江湖时,官府要抓高银生但是找不到他,就下令说“抓住高银生,银子一大升;抓住高小辫银子一小罐。”晚年后回广平东胡堡村传习该拳,流传至今。



唐拳

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唐拳传入沧州境内,此前之师徒传承失据尚无考证。唐拳入沧境,时有一直隶(今河北)大名府武士李天祥,自称为“闯王”李自成的后代(曾孙),因被官府追查而行走在外,后落脚于沧州南皮县城北桃园(源)村,易名“木胜”。因李天祥身怀唐拳之绝技,武艺高强,在富户侯府即以武显身,被聘为护院武师。



李天祥在桃园村隐姓传艺10载,只因有二官差前来追拿,为避免连累侯府全家,待说明真相后,遂在晚上让侯府主人假意交出自己,与官差交手过招,亦上房而走,自那以后再无音讯。李天祥在桃园的10年间授徒很多,至今二百多年来,由他传授的唐拳已遍及全国诸省(河北、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北京、天津、上海、山西、河南、江苏、江西、四川、安徽、湖南、湖北等)。唐拳至今在河北沧州的流传中已至十代,习练者达一百六十多个村镇,三四千人,主要集中在南皮县乡村。南皮县唐拳尊李天祥为一世传人。



太极拳

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 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广开传拳之门,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即是其着名高徒。之后,陈氏太极拳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



另一种说法,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326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