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上很会装假的四大天才,本来都很聪明非得要装的很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6-12 11:4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6-12 11:43:32 1870 0 看楼主
中国历史上不乏丰功伟业的名人,也不缺少为后人所讥笑的人物,甚至有一些“大智若愚”者,为了自保或达到什么目的不惜丑化自己,委屈自己,甚至被误解、被耻笑……您知道中国历史上最会“装”的四大天才是谁吗?



1、乐不思蜀、刘禅

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其为“昏君庸主”,已成千古定论。然而考诸史实,推于事理,我认为这一千古定论尚可商榷。

蜀汉是三国时代最弱小的政权。它地狭民少,国力单薄,与魏、吴虽称鼎足而三,但自刘禅即位后,实际上是在危局下支撑。而蜀汉在刘禅治下,国祚延续达四十年之久,几乎与其敌国曹魏共存亡。四十年中,蜀汉人材得其所用,政权基本稳定,而且对魏始终以攻为守,战略上处于主动。这是基本史实,不应否认。

乐不思蜀”这个故事人尽皆知,不再赘述。当刘禅脱口说出“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当时就跟旁人说,一个人没有心肝怎么可以到这种地步?!(“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易中天先生认为,其实刘禅是装疯卖傻。他引发哄堂大笑,司马昭就再不会起杀心了。此时的刘禅已为“鱼肉”,这种“没心没肺”其实是一种明哲保身。

在易中天先生看来,刘禅不仅不是傻子,而且还很有头脑。



2、司马懿装病

司马一生建功卓越。但是晚年却被授与太傅的官职。虽然贵为帝师但没有了实际权利。司马装病一者为自保,免遭迫害。二者麻痹敌人,伺机而动,意在重掌实权。曹爽等人最终被司马所蒙蔽,放松警惕,只是最后满门抄斩。大魏实权尽归司马家族,为魏国的衰亡,司马家的兴旺乃至最后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以退为进,一方面让曹爽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并最终消灭了曹爽。另一方面,消耗了诸葛亮,并在岁数上,最后耗死了诸葛亮



3、王文韶装聋

如果说宋朝杨信的装哑,是装得“成功”,装得“精彩”的话,那么,清代王文韶的装聋,就可以说是装得“圆滑”,装得“精明”了。王文韶历经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在地方上做过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在朝堂上当过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可谓官运亨通,显赫一时。据李伯元《南亭笔记》记载,王文韶一进入朝廷的权力中枢-军机处后,就“耳聋逾甚”,也就是说,王文韶的耳朵越来越聋了。一日,两位大臣为一事争执,良久,仍相持不下。慈禧太后问王文韶有何看法,王文韶莞尔一笑,不做答复。慈禧追问再三,他仍笑而不答。西太后说:“你怕得罪人,真是个琉璃蛋!”他还是笑容可掬,并不开口。



很显然,王文韶的装聋,是在躲事避风头,首鼠两端谁也不得罪,以此来避免被同僚倾轧。也可以这样说,王文韶的装聋,是当时清朝官场圆滑趋避之风的一个缩影。但与九百年前杨信装哑不同的是,王文韶装聋却被人识破了,并因其极圆滑,被讥为“琉璃球”、“琉璃蛋”、“油浸枇杷核子”。不过,识破归识破,讥讽归讥讽,王文韶这个官却做得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只升不降。



4、孙膑装疯

孙膑和庞涓本来是同学,据说,庞涓先下山,魏惠王重用庞涓。庞涓训练甲士,使得魏国成为中原霸主。后来,孙膑下山,也想在魏国效力。庞涓一开始很高兴,可后来看到魏王对孙膑极好,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地位,就污蔑孙膑和齐国勾结,意图不轨。魏王大怒,下令将孙膑的膝盖骨削掉,关在监狱。

庞涓想趁机斩草除根,杀掉孙膑。孙膑没法子,只好装疯。庞涓不信,让人把孙膑拖到猪圈。孙膑大口大口的吃猪食,连粪便也塞到口中。这下,庞涓信了,就放松对孙膑的监视。后来齐国人想方设法救出孙膑。孙膑辅佐齐国,大破魏军,在马陵之战杀掉庞涓,报了大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187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