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最顶级的战神之赵国守城大将廉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6-17 08: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6-17 08:22:53 2288 0 看楼主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最顶级的战神之赵国守城大将廉颇

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bai的军事将领,du其征战数十年,攻城zhi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dao尝败绩。为人亦襟怀坦白,敢于知错就改。他的一生,正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身用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这一结论,既概括了廉颇一生荣辱经历的史实,又揭示了人才与国家盛袁兴亡的重要关系,确实值得后人深思。



廉颇,一位瑕不掩瑜的历史人物

廉颇是中国历史上令人饮敬的著名军事家。令人钦敬的特点有三:一、忠勇,二、爱国,三、勇于改止错误。

关于廉颇忠勇的事例,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的事例很多。廉颇为赵国人,忠心为赵国做事,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率赵军攻打齐军,取阳晋之地。赵王赏识他的忠勇,官拜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后“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攻齐,几拔之。后二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可以说正是廉颇的忠勇,才捍卫和拓展了赵国的安全,也是赵慧文王的慧眼识才,才成就了廉颇的功名,使廉颇对赵国产生了深厚的爱国感情。

后赵孝成王即位,在馋臣的游说下,赵孝成王对廉颇的忠勇产生了怀疑,让纸上的谈兵的赵括代其统率部队,使赵国遭受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军事损失——长平之战,赵国锐卒40万,让秦将白起“尽坑之”。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即位,对廉颇更是采用让乐乘取代其军职的不礼貌之举,使廉颇的忠勇再次受到最严重的委屈,于是他由不理解而发展到攻打乐乘的不理智地步,使自己再没有回到赵国的余地,只得落了个逃奔魏国的结局。



由此看来,廉颇的忠勇优点是很突出的,但由于他不善于扼制自己的偏激情绪,终于铸成出逃外国的严重错误。但人们直到现在一听廉颇这个名字,似乎都感觉不到他的这个重大过失,就是由于他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能勇于改正错误。廉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勇将,脾气大,易犯错误,这应是明显的缺点。但由于他有知错能改的优点,从而使他又成为一个令人可敬可爱的历史人物。



“负荆请罪”,是他在正确处理错怪蔺相如任上卿位列己上的著名故事。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不仅详细写了这个故事,而且还写了有关这方面的其他几个事例。如长平之战赵国失败后,赵王遂将削去兵权的廉颇起复委用。这时,原先散去的宾客又都汇聚而来。这时廉颇对这些势利之徒很是生气,便下了不再接受这些人的逐客令。这时其中有一人就劝导廉颇说:“您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呢?天下人的交往,就跟在市场上做买卖一样。您有权势,人们就投靠您,当您失去权势时,当然人们也就不再跟随您了,这是天底下很正常的道理,您怎么能埋怨人呢?”廉颇听后豁然开朗,于是便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再如,廉颇后来因攻击被赵王派来接替兵权的乐乘,而使自己最终逃往魏国。但他仍很想念赵国。后来,赵悼襄王想再次起用他,便派使臣去魏国看望他。这时的廉颇很兴奋,“饭斗米,肉十斤”,表示自己身体还很硬朗,完全还能再为赵国出力。他的努力终于因奸相郭开的从中破坏而归于失败,但他却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廉颇老矣”,仍壮心不已的完美爱国者的形象。



在有关廉颇的所有一切的战例记载中,廉颇几乎没有一次失败的记录。在当时诸侯列国中,廉颇不仅善于打硬战,而且还善打坚守战。长平之战前,秦王派大将白起率锐师攻赵,在秦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廉颇情知不敌,遂采用坚壁固守的持久战战略战术。这种战术在当时确实是最正确最恰当的打法。但由于赵孝成王中了白起的离间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熟练老成的军事家廉颇,终于酿成了千古悲剧——长平之战的悲惨结局。也正是廉颇的“人在阵地在,人去军队亡”的客观事实,从而使廉颇成为名列中国著名成功军事家的行列而毫不逊色的人物。



总之,廉颇正是由于他的忠勇爱国,善改错误,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瑕不掩玉的历史人物,一位有着独特个性的优秀军事家,并赢得千古人们的无限崇敬和爱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28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