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几支精锐部队之西凉铁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9-1 17:3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9-1 17:34:09 2182 0 看楼主
为什么马超的可以以一州之地对抗曹魏全国?这就是“西凉铁骑”的威力。“超军中多高鼻深目者”,其实马超的部队中是有罗马西来的军人,大量吸取了罗马军阵的优点。“马超军队和董卓军队的区别,在于董卓军队受到匈奴等游牧民族军队的影响较大,注重骑兵和机动”。



标枪,希腊密集军阵,重装盾牌,以及军队编制和战法上,和古罗马十分接近。葭萌之战,连见多识广的刘备也对这种战术十分欣赏。后期蜀汉军队战斗力强的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吸取“西凉铁骑”的训练和严格纪律性。



其实他们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重装骑兵,所以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就是对付不了“强弩”,曹操打败西凉兵主要是计谋,但和其战术也有关系,那就是筑城后,用强弩远射西凉兵,由于“西凉铁骑”只装备标枪,射程有限,所以十分被动。再有一个缺点就是机动力的不足,在和曹操精锐“虎骑”较量中处于下风,这和它的重型装备是分不开的。



西凉铁骑——西方技术装备的精锐骑兵。

西凉马超军队的编制也是典型的军团化,比如韩遂部下为八部,一部约5000名战士,正是和罗马军团的编制相符。以此计算,渭南之战马韩联军总人数在7-8万之间,也与历史比较相符。这里也可以看出,尽管自罗马人降汉之后不断融合变迁,但是他们骨子里的东西依然健在。



河西走廊本身就生产马,并且接近以产良驹闻名的大宛和蒙古。马在三国时期已经成为重要作战力量,骑兵以其速度和装备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当地半牧半农的羌族人因善于骑射成为强悍的军事力量,也正是在西凉这样的尚武之乡,诞生了善战的西凉军队。



“西凉铁骑”的威名,来自于对曹魏全国的对抗,据《山阳公载记》上说,渭水之战时,曹操就曾说过这样的话来:“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实在是对马超及其他所统领的部队有些惧怕感。“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为前都亭侯。”“西凉铁骑”的最大威风,也可能就是上面所说的,当大军兵临界益州城下时,惊得满城震恐,因而就早早地投降了。而后来蜀国建立之后,也正是这支西凉兵团,一直把守着蜀国的边疆之地,使得化外外族不敢侵犯。



可惜的是身为西凉铁骑的首领,马超投靠刘备之后却一再被打压,最终郁郁而终。悲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18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