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暑养生:多吃三物,常按一穴,健康过一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笑言天涯 发表于 2021-8-30 17:4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笑言天涯
2021-8-30 17:42:19 4232 1 看楼主





今日小暑。

这时节,天气炎热,容易疲倦乏力。

历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意思是说,小暑时已进入炎热的夏天,暑是指温热之气。古人认为,夏至时虽然日照最长,但是地表吸收太阳的热气要累积酝酿一段时间,在小暑之后才会慢慢散发出来。

此时天气炎热,人们经常出现心烦气躁、疲倦乏力的情况,容易情绪失调,也是最易发“空调病”“冷气病”“冰箱病”与“风扇病”的时期。

小暑三候

中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




一候温风至。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难耐的暑气与热风。




二候蟋蟀居宇。

由于天气炎热,蟋蟀离开炎热的田野,跑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




三候鹰始鸷。

天空中可以看到老鹰带领着小鹰在空中展翅飞翔,练习搏击和猎食的技巧。




夏季饮食养生:多吃三种食材

金银花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

金银花性寒,味甘,临床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临床试验发现,金银花萃取液对减少肠道吸收胆固醇、促进巨噬细胞活性、调节免疫力、兴奋中枢神经都有帮助。

提醒:虽然小暑时节来一杯金银花茶有助健康,但是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宜:适用于治疗肺部和胃部的不适等病症。

忌:体质寒凉、胃肠不好的人勿食。

金银花茶:

● 材料:3 克干燥金银花,适量矿泉水。

● 做法:取金银花入杯,以90℃的热水冲泡并浸闷3 分钟,掀盖时会有氤氲上升的香气,轻啜一口,细细品味。




莲藕

我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莲藕,其中,藕节粗且短,长度不超过其中心直径两倍的莲藕比较好吃。外形越饱满,表示莲藕的成熟度越高,口感越好。最好买未清洗过、带有湿润泥土的莲藕,这样的藕比较新鲜。

莲藕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养食品,由于切面多为七孔,因此也被称为“七孔菜”。莲藕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皮黄肉白的莲藕,口感脆嫩水分多,适合做菜;另一种是皮肉淡红的莲藕,淀粉含量较多,常被加工成藕粉。

可清热止血又可补气养血

中医认为,莲藕生吃性寒,味甘,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散瘀消肿,适合口干舌燥及火气大的人食用。

莲藕熟食性则由寒转温,有健脾养胃、补气养血、止泻缓痛的效果,适合胃肠虚弱、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莲藕头宜凉拌,莲藕尾宜做汤

将莲藕凉拌入菜的话,要选莲藕的头部,因为莲藕的头部通常较嫩,口感脆嫩。如果是做汤,要选用莲藕的尾部,因为莲藕的尾部质地较松,耐久煮。

糖尿病患者宜控制食用分量

莲藕经过加工后被制成莲藕粉,冲泡后加冰糖饮用,有助于清凉退火、开胃止渴、健胃整肠。莲藕虽然对人体有益,但糖尿病患者还是要特别注意,莲藕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用时必须控制量,以免餐后血糖升高过快。




香蕉

香蕉五味甘,五性寒,归经肺、脾、大肠。

● 润肠通便,强心降压

中医认为,香蕉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强心降压的作用。香蕉含丰富的钾离子,对于平衡血压和心肌收缩有帮助。香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润肠通便,预防便秘。

● 舒缓情绪,镇静安眠

香蕉还含有色氨酸,能帮助舒缓情绪、镇静安眠,并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

食用提醒:香蕉是高钾食物,所以肾功能不佳的人不宜多吃。因为香蕉含磷量高,进入体内后磷易与钙竞争,造成体内钙含量降低,所以筋骨酸痛、急性扭伤、拉伤及骨折患者,骨质疏松人群都不宜多食。

冰糖炖香蕉

材料:香蕉2 根,冰糖适量。

做法:将香蕉去皮,加适量冰糖,隔水蒸熟即可。




夏季穴位养生:常按太渊穴

定位:腕横纹的桡侧,大拇指竖起时,有大筋竖起,筋内侧凹陷处。

主治:预防咳嗽、胸闷逆气、呕吐、气喘、咯血、多痰。




小暑时节可以多按压太渊穴养生

按揉太渊穴可调理久咳不愈,预防呼吸系统的症状,如咳嗽、气喘、痰多等。按摩太渊穴也可以调理习惯性流鼻血、口干等症状。只要轻轻按摩太渊穴,感觉酸胀就可以保养肺脏。

-End-
本文选自《二十四节气养生书》,由海南出版社授权发布。
点击下方卡片,可买纸质书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胡辣汤 发表于 2021-8-30 17:43:2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胡辣汤
2021-8-30 17:43:22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笑言天涯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232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