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故事:走进残奥会冠军之乡 感受勇争一流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百里红尘终是梦
2021-9-7 12:00:29 115020 0 看楼主

东京残奥会上,17名徐州籍运动员取得了21金3银3铜的优异成绩,其中有19枚金牌的获得者来自邳州,来自邳州的希望之家,他们用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没什么不可能"!




8月28日,在东京残奥会轮椅击剑决赛男子花剑个人赛B级比赛中,中国选手冯彦可15比14击败了队友胡道亮,获得金牌,这也是冯彦可在本届残奥会上获的第二金。




东京残奥会轮椅击剑男子花剑个人B级冠军 冯彦可: 感谢家乡,感谢江苏队对我的培养,让我有机会再一次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为祖国争得荣誉,为国争光!




与冯彦可一同参加东京残奥会的,还有冯攀峰、闫硕、薛娟、曹宁宁等14名邳州籍运动员,他们获得了19金2银1铜的傲人成绩。而这15名邳州籍运动员的希望与梦想起源于同一个家。




冯彦可父亲 冯英平:听说办希望之家了,六岁就把他送去,送去报的目的是,在农村来讲,本来身体有残疾,能上学识点字,这是唯一的出路。




冯英平口中的"希望之家",是一名叫张辅世的老人创办的。当时张辅世在邳州市卫生局工作,看到儿麻孩子因为不能独立行走而给家庭带来众多负担,老人一直想为这些孩子建一所康复机构。




邳州希望之家主任 郭贞:老爷子就说我们要有三步走规划。就是站起来、学文化、走出去。我们也就是按照这个去做的。




1993年,张辅世退休后,开始全国各地、各部门奔走投资料,1995年,一家集学习、生活、康复、技能训练为一体的 "希望之家"在邳州诞生了。




邳州希望之家主任 郭贞:这些孩子一来首先是做了手术,手术以后你看他们这些孩子拄着拐杖都能够站起来了,人是站起来了,但是我们是要有文化的,我们应该以后还是能够去服务到社会的,不能说是因为我们是残疾人,我们就要拖这个社会的后腿。




为了增强患儿体质,2000年起,"希望之家"逐步开展了轮椅乒乓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轮椅举重等体育项目,并聘请专业教练,带孩子们练习。




中国残奥乒乓球队教练组组长 衡新: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肢体不协调,训练的难度确实比较大。队员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凭着一股拼劲和顽强的毅力,站上了奥林匹克赛场的最高领奖台上。




就是这个体质增强的康复项目,让残疾患儿在体育运动中获得了"重生",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已获得残奥会金牌64枚,也让邳州成了名副其实的"残奥会冠军之乡"。近年来,邳州市委、市政府在残疾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托养照护、康复教育文体、权益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免费为所有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免费为残疾人发放辅具、为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邳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杨建军:我们在邳州市建设了省级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我们免费提供了训练场地、训练场馆和这个宿舍、后勤等各方面的条件,只要在这训练是全免费的。




邳州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丁飞:运动员们在残奥会上的精彩表现,充分体现了邳州人自强不息、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凝聚了邳州"徐州当排头、全省争进位"的精神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百里红尘终是梦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11502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