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常自检十项目,有病早发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王胜军 发表于 2023-5-23 20: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王胜军
2023-5-23 20:01:02 3016 0 看楼主
如果是我们的身体有疾病的情况下,那么肯定也要通过检查才可以发现的,其实在生活中自己检查的项目其实也是非常多的,那么这样的话才可以更好去发现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一些疾病的发生,那么现在我们就应该来看看日常质检10项目有病早发现。



血液生化检查

血生化检查是我们日常体检中比较基本的一项检查,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但是血生化所提供的数据非常有限,如果想要对疾病进行深入的检查,最好能进行一次全面体检,进行综合判断。哪些人需要做血生化检查?

四类人群勿忽视血生化检查

一、肝脏有疾病的人

如果我们的肝脏有疾病,一定要记得做血生化检查,我们需要重点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项目。这些项目在化验上有一个形象的叫法,叫做肝功五项。

二、肾脏有疾病的人

如果我们的肾脏有疾病有疾病,一定也要记得做血生化检查,肾脏有疾病,血肌酐、尿素氮、血蛋白都会有所异常,通过这些项目的检查可以大致判断肾脏的损害程度。

三、消化道疾病的人

主要检查血液中各种酶的含量是否正常,如果与消化相关的酶的含量有异常,或者发现白细胞大幅度升高,则可能是消化道急性炎症或者身体内的其他器官有一定的炎症的表现。

四、有血液疾病的人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病范畴。

血生化检查大家千万不要忽视,特别是以上提到的四类人群。定期体检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保证身体健康。

血生化检查项目

1、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当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各种酶释放出来,使血清中此酶活性升高。所以测定血清中此酶的含量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依据。

2、尿素

血中尿素氮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从小便中排出体外,当肾小球受损时滤过率降低,血中BUN升高。所以BUN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3、血肌酐

血中的肌酐由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组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内源性肌酐由肌肉代谢产生,每天生成量相当衡定,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液中肌酐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当肾实质受损时血中肌酐浓度升高,这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4、血尿酸

此项指标有助于较早期的诊断肾脏的病变。

5、胆固醇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紊、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

6、甘油三脂

临床血脂分析的重要指标。取血前36小时不饮酒,至少12小时不进食,取血前禁食高脂肪食物。

7、葡萄糖

是临床糖尿病分析的重要指标。

8、总胆红素

是临床黄疸分析的重要指标。

体检的意义

随着时间、年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心理压力的增加,很多疾病的发作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而对于很多疾病来说,能否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如早发现的一期食道癌五年存活率是90%到95%,早期肺癌和早期肝癌同为70%,早期发现宫颈癌存活率也可达到90%

近年来,人类的平均寿命虽然在延长,但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仍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即健康的寿命时间在缩短,许多疾病的患病年龄再下降,如“十几岁、二十几岁就有患癌症的”。其实,这往往是因为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人体就像机器一样,年复一年的磨损,总是有着老化磨损程度,即使没有症状,也处于亚健康状态,要保持健康,定期检查保养不可少。

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我们就应该要积极的去观察一下,如果是我们的身体里面出现疾病的情况下,真的是非常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我们就应该要自己去检查一下,这样的话才可以方便的看出来我们的身体到底有没有疾病,而且才可以更好的去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王胜军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01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