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写作文|暑假来了,古代儿童玩什么?从古诗童趣到想象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莞貌 发表于 2023-6-9 07:48: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莞貌
2023-6-9 07:48:57 3266 0 看楼主


暑假是每个孩子对夏天最大的期待,也会留下最不可磨灭的记忆。快乐都是快乐的,但时代更迭,每个时期的孩子又有不同的乐趣。

在没有游乐场、游戏机、电子产品的古时候,小孩子们玩什么呢?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从那些充满童趣的古诗词中,我们也可窥见一斑:追黄蝶、放纸鸢、采白莲、剥莲蓬、学垂纶、放黄牛……当然,斗蛐蛐、玩泥巴、滚铁环也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从古诗词中,展开联想,去想象诗人笔下古时儿童的童年趣事。



想象力,是写作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我们通过古诗词去联想、探知当时儿童的趣事,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了解诗人;

二、       读懂诗境;

三、       确定中心;

四、       确定主角;

五、       想象情节。



以袁枚的《所见》为例: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这是一首描写童趣的古诗代表作,短小精悍中将牧童悠闲自在的放牧场景和欲捕鸣蝉的画面,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诗人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所写诗篇多为描写闲情逸致,文笔流畅灵动,这首《所见》,就是看到一个牧童唱着小曲、放牛捕蝉的场面后即兴而作。

根据我们掌握的以上信息,展开联想,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蝉鸣不绝的夏日,我们的主角出场:牧童。想象着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放着牧,哼着欢快的歌儿,忽然发现一只也在“哼着歌儿”的蝉,马上停止唱歌,屏息凝气站在那里,准备出手!接下来,就是展开想象的翅膀,对画面和情节进行“脑补”。



每个人的经历、知识、思考方式不同,想象出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牧童捉蝉

云 舒

一天,   一个小牧童骑在牛背,优哉游哉,被太阳晒得发黑的脸上,荡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他的嘴里不停地传出响亮的歌声,回响在整个树林。

他的老黄牛,肚子鼓鼓的,闲庭信步,不慌不忙。牛蹄子踩着地上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也像一首幽幽的小曲,又像在为牧童和声。

忽然,牧童停止了歌唱,他的目光,停在了一只鸣蝉上。

他跳下牛背,悄悄靠近那只蝉,蝉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来临。

牧童抄起双手,手掌围合,小心翼翼地“围剿”鸣蝉,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忽然,牧童双手一合!蝉被罩住了!

牧童很开心,他想,这个“战利品”,可得带回去给小伙伴们炫耀炫耀,和大家一起玩!这样想着,又一个起身,跳上牛背,手中的蝉,扑棱着翅膀鸣叫起来,跟牧童的歌声,一唱一和……



艺术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细致有趣的描写离不开丰富的生活经历、细致的观察,最为重要的还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因为对生活的热爱,眼中才更有美,心思才更细腻,笔触才更灵动。虽然我们没有在古代生活过,但是通过阅读与生活的结合,加上丰富的想象,便能体会到诗中意境和所表达出的美好。丰富的阅读和多姿的体验,会给想象的翅膀增添无尽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莞貌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26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