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天三件中医药大事!事关武汉这家医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俗扯 发表于 2024-12-23 19:0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俗扯
2024-12-23 19:05:48 1611 0 看楼主
12月22日,第二届“黄鹤经方论坛”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利举行。由该院专家团队倾力编写的我国第一部采用中西医协同方法学体系的神经病学专业著作——《中西医协同神经病学》正式发布,全国名中医“黄煌经方工作室”亦落户该院。同时,武汉市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经方)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众多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共同探讨经方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的传承与发展。



全国名中医“黄煌经方工作室”落户武汉
经方,是中医经典方的简称,主要是指记载在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200多首方剂。在政策指引下,近年来中医药“破圈”发力惠及大众。其中,“经方热”尤为瞩目。当天,由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领衔的“黄煌经方工作室”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揭牌,将为市民带来更为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黄煌经方工作室”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揭牌
揭牌仪式上,黄煌教授对经方作出了进一步阐释。在他看来,经方不仅是我国传承千年的经典之方、经验之方,更是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的经纬之方、经济之方。此次工作室的成立就是为了学好经方、用好经方、推广经方,让经方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健康。
据介绍,工作室成立后,黄煌经方团队将每年到该院开展临床指导、查房会诊、学术交流等活动,与院方一道在经方人才培养、传承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促进中医药服务内涵提升。
新书《中西医协同神经病学》对外发布
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中西医协同神经病学》成为瞩目焦点。该书由武汉市第一医院专家团队倾力打造,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担任主审并欣然作序。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部以中西医协同为方法学进行系统思考,创新编著的神经病学专业著作。



《中西医协同神经病学》在武汉正式发布
“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虽然在认识疾病、临床思维、治疗手段上存在差异,但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治愈患者。”该书主编、拥有中西医“双博士”医学背景的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国华对新书的创作理念与核心内容进行了介绍。
他表示,遵循中西医并重的原则,本书详细探讨了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协同的诊察方法学,并在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疾病等神经病学领域的应用上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不仅系统性地总结了中西医协同神经病学的理论基础,还收录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和实践经验,为医务工作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借鉴,也为创新中西医协同路径提供方法思路。



武汉“仲景学说专委会”宣告成立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仲景学说作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为中医药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经方的临床应用,更是其精华所在。武汉市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经方)专业委员会也在此次论坛上宣告成立。
黄煌教授讲授《桂枝类方的临床应用》
黄煌教授以享有“群方之魁”美誉的桂枝汤为引,结合自身数十年临床经验,详细阐述了这类经方在治疗各种外感风寒和内伤病证上的具体应用。其弟子南京中医药大学张薛光教授也就黄煌教授提出的“方—病—人”思维模式分享了自己的实践体会。此外,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省市中医医院、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展开了关于经方在现代医疗实践中传承发展的探讨与交流。



湖北省中医名师张介眉教授祝贺武汉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委会成立
据了解,作为全国50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市属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正朝着“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的目标不断迈进。近年来,该院相继与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岐黄学者王平教授等成立名医工作室,建立了150余个中医优势病种和中西医协同诊疗方案,皮肤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3个科室入围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肾病科、老年病科、康复医学科等7个科室创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该院医务人员也在省市中医药系列大赛中屡获佳绩,不仅为推动地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温暖的医疗服务。( 通讯员 严睿 张梦石 谯玲玲 编辑? 吉?世兰 编审?朱?兵? 杨?新?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俗扯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61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