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火“ǎng”了算完 文/枫声
邳州及鲁西南方言里有一个发音为“ǎng”的字,六七十岁的人还在用,四五十岁的人还记得。
常用的语境有以下几种——
一是老年人谈论最终的归宿。“管那多干嘛?两眼一闭,两腿一蹬,自有人把咱拉到戴庄那炉子里‘ǎng’了。”
二是亲近人说那些抽烟很“漆”的人。“你看你一根接一根,就没住过嘴,‘ǎng’那么多烟就不难受么?”
三是要把一些东西烧了,烧得不留痕迹。“赶紧把那些东西拿出去‘ǎng’了,一件也不许留下!”
从三处使用语境来看——一三两处“ǎng”的基本意义等同于“烧”,但更强调火大、烧得透;二处意思等同于“吸、抽”,但比之更多了些“抱怨、嗔怪、厌烦”的情绪。
现代汉语里,发“ǎng”音的汉字极少,笔者寻诸网络并查找了手头能找到的资料(比如《现代汉语字典》、《徐州方言字典》),但终究没找到“一把火ǎng了算完”这句话里“ǎng”的对应汉字。
想起“熰(ǒu)狼烟”的“熰”字——见烟不见火,浓烟滚滚,谓之“熰”。这个字虽不常见,但毕竟由来已久,有对应的汉字。“一把火ǎng了算完”里的“ǎng”,应该也不是我邳州和鲁西南先民们的生造,一定有对应的汉字。如果哪位朋友知道这个字的写法,请辛苦在留言区里教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