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广电小史:邳县广播站的诞生 | 作者 张士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绑琴 发表于 2023-10-12 02:4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绑琴
2023-10-12 02:49:09 7151 0 看楼主


县城迁到大运河的三叉河,改名运河镇,当时收音站由原来的18个扩大到35个。收音站开办了三期有线广播技术培训班,培养骨干30多…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邳县广播站,县政府在南京购置了500瓦扩大机一台,并派人去学习扩音机的维修和操作。当时广播站配备正副站长两人,编辑、播音员、机修员、会计各1人,线路员3人,1954年7月1日,邳县广播站第一次开播。当时的广播站,只在县城安了三只高音喇叭。为了加强信息的传递,广播极需延伸到基层,1957年初,张兰云调入广播站任站长,铁佛区的中心校长张万瑶调入广播站任编播组长。经过半年的努力,有线广播通到各乡。
1957年的6月初,正是麦收季节,一场暴雨,使邳县成立了一片汪洋,1000多公里的有线电杆,全部倒了,广播中断。当时县里给广播站下了死命令,为了指挥全县抗洪抢险,必须在五天之内,恢复全县的广播线路。当时广播站只留1人在家值班,其余人全部出动,分组包杆,定点定人,泥里、水里、雨中、架线路的广播人,哪里饿了在那里吃,哪里困了,在哪里迷糊一会,白天笠杆,夜里放线,五天内,完成了任务,保证了全县抗洪抢险通讯传递的正常运转。
邳县的广播事业,是在逐渐完善,调整而发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邳县36个乡镇均建立了广播站,总功率达27000多瓦,村级广播室503个,广播大喇叭4000余只,入户小喇叭100000多只,县至乡村水泥杆广播专用线达9650公里,通讯队伍(包括通讯员)达1000多人。县广播站设有新闻,专题、文艺等节目共7个,全天播音8小时。
邳县广播站特别是在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宣传中央“五个一号”文件中,坚持结合实际,为农民致富释疑提供信息,致富示范,伸张正义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强调准确,全面,及时,着眼于指导性、思想性、力求做到见人、见物、见思想。1982年广播站开办了几套专题节目,五年谱好五步曲:“联产承包曲”、“安民定心曲”、“发展商品生产曲”、“产品结构调整曲”、“产前产后服务曲”,为广大农民致富作了指导性的宣传。此“五步曲”受到徐州、省广播电视定的首肯和表彰。广播站播出的稿件多次在省获奖,《爸爸不要再睹博了》的群众来信稿件,获广电部优秀稿件奖。
广播发展30多年,广播人付出了汗水和牺牲,在工作中摔伤,砸伤53人,因工致残33人,积劳成疾不能工作的24人,他们用汗水和热血铺就了广播的发展道路,赢得了荣誉,创造了今天。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绑琴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715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