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边债券、银边债券,抢不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ay 发表于 2019-6-15 09:3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Jay
2019-6-15 09:32:57 14971 0 看楼主
有个舶来词,从彼岸的大不列颠岛过来,英国政府曾经发行公债的券面上,印有一圈金黄色的边,所以国家发行的债券就有了“金边债券”的称呼。即有最高等级的国家信用做保证,又是较低的门槛,百元起步且百元整数倍购买,整体的收益不变,这就是“国债”。

估计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国债或是金边债券,都是从爷爷奶奶嘴里最先听来的,那时候更遍及称呼是“国库券”,似乎也一直都是那一代人的最爱,除了超市里价格优惠的鸡蛋和大米,似乎能让老年人拿着小板凳排队排到街上的,也就是国债了。

“风险低,门槛低,收益稳”是国债的基本特点。那一辈人年轻时,遍及吃的都是铁饭碗里的不变工作,而购买国库券其实最开始也是有些强制性味道的,据家里爷爷辈的人说,曾经是每个单位有一些份额,体制内的人更好买,不外到后来即使是体制外的普通人也逐渐感觉到国库券真是好东西,那时还没有财务自由的不雅观点,理财的方式也比力少,国库券给普通人带来的实际的体验是:这些花花绿绿的券很好用!和存折一样,到期去银行收取本息,平时急用也可以去柜台提前兑付,变现快捷。也曾催生了一个小行业,暗里收购,有些人用毛毯等等廉价的日用品换取普通人手里的国库券来赚钱。

而发展到现在,国债目前的种类、付息方式、交易方式也并不单一,一般从类型上分有无记名式、记账式、凭证式、电子储蓄式,从付息方式上有到期本息或按年付息等等。无记名式国债的历史最长,也就是爷爷辈们常说的国库券,是实物券形式的国债;记账式是无纸化方式发行的以电脑记账方式记录债权,并可以上市交易的债券;凭证式国债是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电子储蓄式国债也叫储蓄国债,属于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国债品种。

提到国债的缺点,遍及会认为是流动性不好,但实际上和具体购买的种类相关,比如无记名式和记账式国债的流动性比凭证式和电子储蓄国债流动性的体验要好,前两者因为可以上市交易,流动性较强,但是这两种交易型的国债价格会随市场变换,具有必然风险

一般无记名式国债适合金融机构购买,记账式国债适合有必然金融专业知识基础的人购买,而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储蓄国债风险方面相对比力不变,就更适合大众。如果想获取相对于票面利率更高收益的,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市场风险,价格涨跌,如果喜欢不变收益的也有对应额国债选择。实际的购买中,再结合必然的投资方法,比如摊平法、计划法、三角法、梯形法,国债投资也可以增加流动性和灵活性,便利本身资金的实际计划需求。

即使有需要提前兑现的情况,一般都要支付少量的交易手续费,记账式国债提前兑现依然可享受按票面利率支付的持有期利息;凭证式国债提前兑现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电子储蓄式国债的提前兑现至少要半年的持有期,按照实际持有天数和财政部规定的执行利率计付利息;无记名式国债是不支持提前兑现的,但是可以上市交易,具体按实际市场价格,可能高也可能低。如果是正常持有到期,都不消支付手续费。

最新一期国债的销售也确实是很火爆,一小时售罄,因为这次手机上不能购买,所以主要是网上和柜台认购,网速不佳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抢不外擅长排队的大爷大妈!

相对于金边债券,还有一种是“银边债券”,就是地方债,因为发行主体、资金适用范围以及规模的不同,遍及认为地方债的风险要比国债高一点点,相对于企业或金融机构的债券,整体上认为地方债还是有更好的信用优势。比如现在银行里的地方债,最早的是在本年3月份开售的宁波债和浙江债,10分钟就卖完了14亿元的额度,都是最高等级的AAA级评级。当国债抢不到的情况下,地方债的从认购方式上更容易,同样门槛比力低,也不会征收个人所得税,因为除了柜台和网络,手机APP也可以买,购买体验倒是更有优势。

因为银边债券同样是可交易的债券,发行期过后可以随时进行买卖,虽然交易价格看起来浮动不算大,但是通过市场的变化,也能有更好的收益,如果市场价格下跌,持有到期依然能拿到票面利率。

其实阅尽繁花的老一辈粉国债是有环境性理由的,但是现在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债权这类投资方式依然有独特的魅力,相对楼市、股市、基金等等的市场环境,债权投资更显现保值增值的保守型投资需求,选择适合本身的债权投资,对于资产的合理配置更有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Jay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497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