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老当益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晓望爷 发表于 2019-9-26 20: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晓望爷
2019-9-26 20:10:24 4640 0 看楼主
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老当益壮

本期主要讲述东汉的成语典故——老当益壮与马革裹尸

老当益壮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老当益壮。成语一般形容人的年纪虽然比较大,但依旧很豪装。

该成语最初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其原文如下:

“转游陇汉 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老当益壮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老当益壮。这个成语典故讲的是东汉初期,光武帝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故事。

马援在自己六十多岁的时候还带兵出征岭南,并且接连平定了反军李广以及反王征侧、征贰的叛乱。

虽说在第二次岭南之战平五溪蛮的时候染病身亡。但马援老将军征战岭南的豪装事迹却让人们大为敬佩。



老当益壮

马革裹尸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马革裹尸。成语的意思是讲用马的皮革把人的尸体包裹起来。多用来形容战场上不畏死亡的将士。

该成语最初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其原文如下: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革裹尸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马革裹尸。这个成语典故与上文一样,同样讲的是东汉初期马援的英勇故事。

马援一生为光武帝与国家的统一做了不可估量的功绩,然而,他在为人处世上却非常的低调谦虚。

有一次,马援从西南打了胜战班师回朝,很多人亲友都跑到他府上来祝贺他。

这时,有一个叫做孟翼的才子也跟着其他人一样,见到马援就拍了几句他的马屁。



马革裹尸

没想到马援听了之后就不高兴道:我以为先生是大才,原本以为会指教我一些事情,没想到也只会奉承。

孟翼被马援这话一说的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于是就干脆不再说话。

马援见他仍旧不说话,就又说:“匈奴和乌桓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哪怕做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就应该战死在疆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马革裹尸

这时,孟翼被马援的这一番话给彻底说的动容了,他不由得感慨道:" 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马援听出他的这话是发自肺腑的,便也没再讲什么,只是用那西汉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与自己做了对比,说出自己的渺小。

公元49年,马援在第二次平岭南的五溪蛮时,不幸染病身亡,也确应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



马革裹尸

成语老当益壮与马革裹尸点评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老当益壮与马革裹尸点评。通过对以上故事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无论创业还是自己工作,都应该要有一种不服输的激情。失败不可怕,怕的是没有东山再起的雄心壮志。当为人们作出巨大贡献时,人们自然都会记住你。



老当益壮与马革裹尸点评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老当益壮。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老当益壮与马革裹尸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关注,也可以随时与朋友一起分享。

【 相关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伏波将军马援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光武中兴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班超出使西域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车骑将军窦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晓望爷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64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