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州这个周末人工增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fqbq 发表于 2020-4-30 15:0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fqbq
2020-4-30 15:06:18 7122 1 看楼主
最近的天气实在是

舒服到让人欲罢不能

气温20℃左右

白天可以穿着美美的春装

别提多舒服啦~~



春天虽然舒适

可是持续的时间总是很短

很快,我们就要跟这份舒适

说再见了——



周末降水来袭!

根据17日徐州气象发布的消息:

人工增雨公告

↓↓↓





周末出行“泡汤”?!

周末天气怎么样?

能不能出游?



周末天气预报

今天上午多云

下午到夜里多云到阴有小雨

偏东风4级左右 气温8℃到20℃

19日雨止转多云 东北风3到4级

气温11℃到19℃



虽然有雨

但可以滋润一下干燥的大地

还是值得期待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句古诗便是对周末天气的最好形容





打算出去嗨皮的,要注意咯!

疫情并未走远

在游玩的同时

请继续“罩”顾好自己

谨记出门戴好口罩!



火锅、烤肉、小龙虾

……

周末了

工作了一周的小伙伴们

制定了“吃喝补偿计划”

换着花样寻觅美食



殊不知


你的味蕾有多爽

你的食管就有多委屈


!!!


根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全球食管癌新发57.2万例,死亡50.9万例,我国肿瘤登记数据估计的新发病例约24.57万,死亡病例18.81万例,约占全球新发和死亡病例的43.0%和37.0%。食管癌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另外,据近日发布的江苏省癌情数据看,食管癌在我省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均排第三,女性中发病率排第五,死亡率排第四。这些赫然的数字也在发出一些警示......

为什么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食管癌,往往被大众所忽视,它是一个隐匿而凶险的“杀手”,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特别的症状,当吞咽困难前去就医时,却发现为时已晚。因此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尤为重要。

食管,上接喉部,下连胃,是一段不规则管腔,里面覆盖这一层“容易受伤”的黏膜。

若食管经常、反复遭受不良刺激,就容易出现一些形态、功能上的异常,食管变硬,弹性减小,影响吞咽功能。日积月累,可能引发慢性炎症、溃疡,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

都是烫出来的?

吃烫食是我国诱发食管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说的饭菜要“趁热吃”,还有很多人喜欢吃的麻辣烫、火锅,80度以上的热茶,这些操作就像把烫水装入矿泉水瓶,可想而知我们食管在遭受什么。



通常超过50℃的食物,就会觉得烫嘴,食管可耐受的最高温度为60度,超过这个温度就会对食管粘膜造成损伤,长期吃烫食,反复伤害食管黏膜,会使其进入长期自我修复状态,发生慢性炎症。

可能又有人疑惑了,那我把很烫嘴的食物很快吞入胃里,就不会烫伤食管了吧?万万不可!食物吞咽再快,食管是必经之路,这样做的话不仅会烫伤食管,而且没有充分咀嚼的食物吞咽后,粗糙、坚硬的质地,对食管又是一大暴击!!!久而久之,加速食管癌的发生。

另外,食管癌也不全是烫出来的!

除了怕烫,食管还怕什么?

1.饮酒 饮酒是国际公认的食管癌致癌因子。长期酒精刺激,会直接灼伤食管黏膜,引起癌变,另外酒精还可促进致癌物质进入细胞。

2.吸烟 烟草中含有69种致癌物质,危害可想而知。另外经常烟酒不分家的,那对食管的伤害真的是雪上加霜,这可能也是男性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3.爱吃腌制食物及油炸烧烤食物 腌制食物富含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能导致食管黏膜基因突变,引发食管癌。油炸、煎制和烟熏等烹饪方式也容易使食物中的胺类化合物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公认的致癌物质,尤其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密切。

出现这些症状就要注意啦!

如果有吃东西很噎、总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卡着经常打嗝、感觉“烧心”、声音嘶哑、心口闷涨疼痛等症状,应该尽快检查,及时就医。

另外,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重视定期体检,注意身体情况。没病防病,有病早发现早治疗。除了上面说的,大家平时还可以多吃富含维A、维C、维E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这些维生素对亚硝胺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可以达到一定的预防食管癌的效果哦~

烫面条、麻辣烫、火锅...为了咱的生命健康,多晾一会再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冰糖葫芦sd 发表于 2020-4-30 15:08:1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冰糖葫芦sd
2020-4-30 15:08:12 看楼主
该下雨啦小麦都汗死了。靠天吃饭的农民在乞求老天来来场透欠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fqbq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7122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