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江苏形象大使励建安:运动,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訾致欣 发表于 2023-10-7 08:38: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訾致欣
2023-10-7 08:38:25 2596 0 看楼主
提示:点击上方"健康江苏"↑ 关注我们!

他是我国康复医学杰出的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康复医学的创新研究和学科发展。他提出“运动是医药”的理念,在自己身上开展康复医学实验,2016年,64岁的他开始跑马拉松;第一次骨折后80天完成全马;69岁时用7天跑完7个全程马拉松;2023年4月16日,第二次骨折后第49天,完成了自己的第59场全马……他就是我国康复医学专家、健康江苏形象大使励建安教授。

“我把自己当试验品,不管我活到多少岁,都要有自己的一点价值。如果我活到100岁,还能跑100米,就意味着我的生活不需要人照顾,这不就是我们健康的目标吗?”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前夕,励建安教授走上长江日报《我的大咖朋友》栏目舞台接受专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追光跑者”的健康故事——



运动是医药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励建安的跑步生涯始于2016年1月6日。在那之前的三年,他每年有一次重症病毒感染,免疫能力极低,连续三个春节都是在医院度过。这时,一位经常跑步的好友送了他一双跑鞋和一件马拉松赛纪念T恤,鼓励他去跑步。

从跟着一群人围着太湖跑跑走走开始,励建安教授发现自己的跑步能力在逐渐上升,从3公里不能连续跑完,到能连续跑完5公里、10公里。更重要的变化是,体重减了10公斤。励建安一边笑,一边摸肚子,“以前他们总说我的肚子上可以搁一个茶杯。”

3个月后,励建安跑了人生中第一个半程马拉松,此后“一发不可收”。“现在很多人知道我,是因为跑马拉松,而不是我的学术水平,大家津津乐道的是,70岁的我绕着太湖跑了一整圈300公里。跑完以后才发现,你只要努力了,没有什么不能实现。”



“不追求成绩,我追求的是,能不能到了100岁还能跑步。”开始跑马拉松之前,励建安的骨密度已经到了骨质疏松症的程度,现在他的骨密度和40岁人群的平均值相等,“我一颗药都没吃过,这不就是运动的效果吗?”

“运动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你跑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励建安希望把“运动是医药”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帮助那些只依靠药物对付疾病的人们。

保持好奇心

重新定义健康的目标

出身于军人家庭的励建安是68届初中生,在建设兵团卫生员培训班,他第一次接触到“医学”。“走上学医的道路完全是偶然,从事康复医学也是偶然,但有一件事是必然,那就是父母从小教育我‘要有好奇心’。”

励建安回忆,父母从来不逼他背诗、看书,宽松的家庭氛围,让他有幸去尝试所有东西,“好奇心造就我的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探索未知的时候,不以书本知识作为行动准则,而是通过大脑去思考。”



2014年,励建安出任国际物理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这是该国际组织自1969年成立以来的首位华人主席。从选择康复医学到出国做访问学者,深入研究康复和运动医学,他一直在思考:健康就是没病吗?如果以有没有病、有没有功能障碍作为健康的边界,又如何实现健康中国?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全新解释,强调身心健康,即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这就是人和环境的和谐,你能适应环境就是健康。如果你活得不自在,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改变的主体靠自己,这叫‘主动健康’,在健康出现问题后重获健康,就叫‘康复’”,励建安解释道。他也非常推崇《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

“我特别敬佩夏伯渝,双下肢截肢,淋巴癌术后69岁登上珠峰。在过去的定义中,他绝对不是一个健康的人。但他能登上珠峰,是他健康还是我们健康?”

拿自己“做试验”

未来把遗体捐献给科学研究

2016年,励建安体检查出肺结节,犹豫再三,他决定不开刀,“没有什么症状,跑步会使肺结节发生什么变化?我不知道,但想试一下。”

还是在2016年,励建安在武汉右脚外侧扭伤、第五跖骨基底部发生骨折。

骨折的常规治疗手段一般是手术、打钢板螺钉,或者石膏把肢体固定。由于DR影像显示移位并不明显,励建安决定不做任何处理,依然保持全职工作。骨折后的第70天,他跑了半程马拉松,第82天跑了全程马拉松。

2023年2月26日,励建安跑步时被绊倒摔跤,导致髌骨骨折。“我想研究一下,髌骨骨折后,能不能在更短的时间让它愈合?”同样是没有手术、没打石膏固定,一天没有休息,骨折后的第22天,励建安跑完了苏州半程马拉松。

励建安的康复之旅不仅仅是运动,也包括运动贴布、局部按摩、足内侧负重步行等等。他也提醒“这是专业人士对自己做的试验,非专业人士请勿简单模仿。”

“我拿自己当作‘试验品’,来看骨折加速康复的成败,不涉及伦理问题,因为试验的是我自己。有没有想过会带来伤害?当然想过。所有的探索,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但是正因为很多人愿意接受失败,才有更多的人将来会成功。”励建安表示,不管活到多少岁,80岁、90岁、100岁,都要实现自己的一点价值。未来,他将把遗体捐献给科学研究,他说这是自己作为医务人员应有的一种境界。

对于如何运动,励建安认为,应该注意三个原则: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个体化原则:由于个人体质不同,不要随意借鉴他人经验。运动强度、运动时间,都要根据个人体质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让自己学会适应,不建议一开始做高强度运动,这样不但不利于健康,可能还会带来某种伤害。

持之以恒原则:坚持每天把运动当作吃饭刷牙一样的事来做,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个人运动应该有规划,有监督机制。

了解更多:



励建安,我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曾任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全国科协第八届委员。目前担任江苏钟山老年康复医院院长、江苏省康复医院院长、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先后荣获中国科协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江苏省医学突出贡献奖”。2016年获江苏省医学会终身医学成就奖,2017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特聘为全国康复医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作为我国康复医学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励建安长期致力于康复医学的创新研究和学科发展。提出“运动是医药”的理念,带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2016年至今,他几乎参加了全国各地举办的每一场全马、半马比赛。

疫情期间,励建安参加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举办的网络直播专家访谈活动,以丰富精湛的专业知识帮助群众解疑释惑,深受百姓喜爱,“阳康”相关视频转发、浏览量超过3700万次。

年龄只是数字

不是定义

用无可撼动的恒心

挑战无限可能的人生

向健康迈进

向未来出发

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期间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制作的《约见名医》栏目

邀请健康江苏形象大使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

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励建安教授走进直播间

围绕“运动与健康长寿”这一话题

为大家答疑解惑

直播时间:7月27日17:00

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

可回看直播

快来关注吧



来源: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武汉晚报、长江日报、扬子晚报、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汪蓓蕾  吕萌萌
编辑:李旭  制作:芮蓉
校对:周海燕  技术管理:李亚威
邮箱:jiankangjs2016@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訾致欣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259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