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全国」这些地方,我是靠美食记住的
[打印本页]
作者:
科少V
时间:
2018-11-1 21:25
标题:
「全国」这些地方,我是靠美食记住的
一些城市
我们还未曾去过
就已经能把本地美食都报一遍了
一直以来小巴的保举都是围绕景不雅观
查看了好几期的留言发现
有不少留言让我写吃的
这么宠粉的我,当然要满足吃货的意愿啦
于是,今天要讲的就是那些
和地名必然要连在一起说的菜!
1、武 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早餐)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的感情,已无需多言。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伴侣来说,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
武汉
九省通衢
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
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境中央
将中心城区一分为三
形成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2、哈 密--甜瓜
哈密瓜主产于吐哈盆地,它形态各异,风味独特,瓜肉肥厚,清脆爽口。至清代,被哈密王作为贡品,受康熙赏赐而得名哈密瓜。
新疆东部的吐哈盆地
四周环山,极端干燥
夏季酷热,冬季严寒
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
有利于甜瓜的生长和糖分积累
独特的气候条件
培育出独具特色的新疆甜瓜
康熙年间,哈密回王额贝都拉
进京面圣时,特地带上了十几个
康熙吃过之后,赞不停口
“哈密瓜”就成了皇上御赐名字
3、重 庆--小面
说到重庆给人的印象,人们必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锅,但是重庆还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普及、亲民的就是重庆小面。重庆小面是重庆四大特色之一。重庆人对重庆小面的热爱不亚于火锅,重庆人对小面优劣的评价的标准,最主要是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灵魂所在。
重庆依山傍水
交通便当,人流汇聚
重庆的菜肴特点便能采各地之长
敢于创新,适应不同顾客需要
以味型鲜明、主次有序为特色
又以麻、辣、鲜、嫩、烫为重点
变化运用,终成百菜百味的风格
解放碑、洪崖洞、磁器口
想吃什么在那儿你都能找到
4、桂 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和沙县小吃、成都小吃齐名的中国三大快餐势力之一。相传桂林米粉从秦王朝就开始生产了,桂林人吃米粉,已经吃了两千二百多年了。最传统正宗的桂林米粉,米粉以其白、嫩、爽、香的特点吸引了八方食客来品尝(老板,多加酸豆角!)。
相传桂林米粉的产生
是因为秦朝时秦始皇统一中国
在兴安境内挖掘灵渠
来自陕甘黄河流域的秦朝军队
将米粉的制作技术带来广西
聪明能干的桂林先人
将此技术发扬光大
使“桂林米粉”独树一帜
如今广西的兴安县
还会举办“桂林米粉节”
5、兰 州--拉面
兰州拉面(其实我叫兰州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兰州的风味小吃。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博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雨过金城关,白马激霤回
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
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
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
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
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入山非五泉,养心须净空
山静涛声急,瞑思入仙境
6、云 南--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特有的小吃,由汤料、佐料、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等制作而成。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用水略烫过的米线,汤汁滚烫,鹅油封面。
云岭之南
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
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
西部与缅甸接壤
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云南有25个边境县
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
窗口和门户
7、北 京--烤鸭
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北京烤鸭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
北京烤鸭由明朝的南京带入北京
分为焖炉派和挂炉派
“全聚德”以传统挂炉工艺制胜
“便宜坊”则以焖炉技术主打
北京城三千年的历史
也孕育出了故宫、天坛、颐和园等
众多的名胜古迹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