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我们到底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把持孩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孤单的我
时间:
2019-1-21 12:03
标题:
我们到底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把持孩子?
在习惯养成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家长不生气,不外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一顿,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成人在教育儿童时之所以屡屡采取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行为,有两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本身。
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被罚写作业,就是弄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
成人在教育儿童中之所以屡屡采取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行为,有两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本身。即首先不相信儿童的本能是自爱和上进,担心不及时管教,孩子就会一路下滑;其次认为本身对孩子说的话都是金玉良言,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
针对这一问题,哲学家弗洛姆的一句话值得家长们一千遍地体味:"教育的对立面是把持,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把持是错误的。"
所以家长和老师在办理孩子时,必然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对立面去。遇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都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把持孩子。被把持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把持上,他会渐渐变得毫不在乎大人的话,堕落,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写作业是当前儿童教育中,最为密集地表示"教育"还是"控制"的事件,这个事情上最需要家长反思。
弗洛姆还说,"运用破坏性的手段也有其自身的结果,即实际上改变了目的。"在任何具体教育细节上,家长必然要考虑目标与手段的统一问题。把作业当刑具使用,还是当奖品使用,这不是个小区别,它是分水岭,决定了你是在走向目的,还是走向目的的背面。
教师和家长在调动儿童写作业热情上,适当使用逆向思维,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