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暮乡关何处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19-9-25 08:09:38 4152 0 看楼主


日暮乡关何处是

——《推荐一个好地方》读后记

文/冯长川

九岁的侄儿,生在南京,长在南京,学在南京。为数不多回老家,也仅是每年过春节的不多时日。在我的意识里,对于故乡——老家的记忆,他都是有限且模糊的,遑论深情与惦念。

当开学之初,这篇《推荐一个好地方》的命题作文甫一完成,即我万分吃惊。虽言语稚嫩,但观察入微,语句通顺,已初现写作基础;虽篇幅短小,但首尾呼应,详略得当,行文处理拿捏恰当。于文有据,言之有物;于人抒怀,情深意切。

关注《邳州图话》已久,尤其是“讴歌新时代,赞美新铁富”三十余期期征文,一路读来,多次提笔,总又搁下……时而杂事缠身,抑或想法太多。身边亲朋亦多次怂恿,既好文笔,为何迟迟未见片章断语。殊不知,故乡于我,已不仅是人生记忆的起点,她如同一副恢弘磅礴的巨卷华章,我早已无法分辨初时的始笔。无论多么华丽的文字,因其天性的虚构与修饰,在我十八岁前完整真切的故乡生活面前,都是苍白的。

沂水悠悠东环,淘尽多少竹帛难罄的乡间遗事,让我们在奈何不得的岁月中,有幸留存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陶片;艾山巍巍西矗,镌证多少故乡的风土人情、婚丧仪礼、人文掌故、民俗道统,让根于斯、生于斯、长于斯的多数世家,几代人进取努力,感念先辈筚路蓝缕,体怀人间烟火的温暖。

晴川历历汉阳树,梦中故乡寻何处?

行文至此,六岁的儿子“故意”来捣乱:爸爸,你奏么滴?或许,正是这余脉绵延的乡音,让我错把他乡当故乡。即便是余生为生计而奔波漫游,在经历命运的波峰浪谷,尝遍人间百苦千味后,背后仍有一股力量,让我可以从容面对悲苦的岁月,自由丈量未来的人生!

     (作者简介:冯长川,铁富镇油坊村人,现居南京;现为某零售市场部负责人,南京审计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创业导师,江苏城市学院广告学专业教师。)

附录:

推荐一个好地方

  文/冯璐瑶(南京市景明佳园小学)

我要推荐一个好地方。我的徐州老家——邳州市铁富镇,她是世界上银杏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

春天,银杏树吐出了小嫩芽,这个时候的“小芽”就可以入药了。夏天,“小芽”长大了,一排排银杏树,每棵都非常茂盛,抬头望去,道路两旁与蓝天相接的地方,宛如一条条绿油油的分界线。秋天,银杏叶渐渐变黄,落在地上,就像一幅人人知晓的名画——《黄金满地》;白果也在这个时节成熟,它不仅可以当成药材来使用,还可以加工成小零食吃。这个季节还是游客最多的时候。冬天,银杏树上只有枝干在寒风中供人观赏,大地银装素裹,整个城镇像是穿上了一层雪白的外套。

除了欣赏银杏树,还可以到被庄稼围绕的大河边走一走,虽然我不知道这条河叫什么名字,但是也算是我老家的风景之一。

这就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好地方,欢迎大家来我的老家旅游参观——风景如画的邳州市铁富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15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