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忆深处的乡村小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19-9-3 08:57:23 2693 0 看楼主


记忆深处的乡村小学

作者:谭丰华

    当——当当,当——当当……“孩子们,上课了,孩子们,上课了……”贺老师一边用小铁锤敲打悬挂在老槐树下那半截铁轨,一边不停地吆喝着,生怕孩子们听不到似的。

    这是村里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我离开娘的怀抱,接受启蒙教育的第一天。平日里和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们在房前屋后撒尿和泥,在打谷场上捉迷藏。撒欢疯跑的孩子们,今天像套上笼头的小牛犊,显然,光靠敲铁轨,孩子们不会轻易进课堂的。

    庄户人说不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样的句子。但是望子成龙的意识还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只知道孩子们读好书可以光宗耀祖,升官发财。

    开学的前几天,上级给村里派来了一位白白净净,文弱的青年人,衣着打扮略显洋气,说话斯斯文文的,大家都叫他贺老师。他在学校住下后,挨家逐户上门走访,把该上学孩子的名字记在笔记本上,我名列其中。



    记得开学那天早饭后,爹娘不知忘了开学的时间,还是因为农活忙,他们早早下地去了。我从家中搬出来一个平日里又当饭桌,又可以坐的大板凳,也就是这个笨重的“庞然大物”,让我从村西头搬到村东头,一路上我走走停停,累得满头大汗。

    学校座落在村东头一所院子里。几间青砖黛瓦显得陈旧的房屋一字排开,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诺大的院中央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紫藤萝盘虬卧龙般地弯弯曲曲缠绕在树杆和树枝上。藤萝下吊着半截铁轨,旁边树枝上挂着小锤子。这半截铁轨是谁从何处弄来?孩子们都觉得好奇。后来贺老师每天都有规律去敲它。有的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有时也跑到树下敲两下,为此贺老师没少发脾气。



    我们的教室处在偏中三间房子里,一个油漆斑驳的双扇木门上面钉上两排圆形的铆钉,雕刻剔透的窗棂上,透出它的岁月沧桑。昏暗的屋内歪歪斜斜摆满了高高低低、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桌凳。墙上挂着一个木制的小黑板,晴天太阳透过门窗投射进一缕阳光。要是到了阴天,后边的同学没有那么幸运了,只有睁大眼睛才勉强可以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

    贺老师的办公室紧挨着教室。一把紫檀色老式的木椅,一张黑色的三个抽屉桌子,桌面上零乱地摆放着罩灯、书籍、茶缸、粉笔等杂物。靠墙一侧铺了一张床,这里既是贺老师的办公室,也是吃饭休息的地方。

    依稀记得,第一堂课贺老师没教我们什么,尽说一些诸如听到铃声按时上课,上课注意听讲,听到下课铃声才可以走出去,不能打闹之类的话。虽然没有学一个字,但是听了仍觉得新鲜有学问,因为这些话爹娘从没对我说过。

    记得有一堂课,贺老师教我们认识读写10以内的数,老师每写一个数,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有的还激动地站起来,不停地喊着“老师,我说,我去写”。老师会一个个地让大家轮流读、上黑板上写。我连续举了几次手,老师好像没看见我一样,这时我感到十分委屈,竟然哭了。老师看到了,问我:“怎么了?为什么哭了?”我抹着眼泪,怯生生地回答,“老师,我也会,我也想到黑板上写字。”老师笑了,“好!上来吧。”我破涕为笑,”走上前去,工工整整写下一个“5”字,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老师的赞许,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



    同学们最喜欢的是课间活动和体育课。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尽情玩耍,二十多个孩子可以把小院搅得像开锅的水,沸点丛生。老鹰捉小鸡,丢手帕……孩子们的活泼、天真、野性得到了施放,大家好像又回到原来的村头巷尾。

    听村里大人说,贺老师家庭成份不好,但在我的印象中,老师和电影中的坏人截然相反。但是,只要孩子出现一点问题,个别家长总会拿这个说事。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孩子当然不会理解。

    贺老师是山东省台儿庄贺窑村人,与著名诗人,剧作家,《白毛女》的作者贺敬之同乡同族。他只身一人远离家乡来江苏教书确实不易。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既是校长,又是一名全科老师。平时课程,语文、数学、体育、唱歌,他一人全包。放学后还要洗衣做饭,备课批改作业,真是苦了他,我有时默默地看着贺老师,心中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快乐的时光总觉得过得很快,转眼一年级结束了。村中已没有二年级,又一个学年的开学季,我被父亲送到集镇上一所完小读书,从此离开了本村,踏上漫漫的求学之路。

    以后的几十年中,村里的小学也随着历史的进程,建了拆,拆了建,最后在撤校并校的大背景下,终于画上了句号。现在,每逢看到许多家长大车小车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接送孩子,心生感慨,时代真的不同了……当年父母亲散养我们,使我们这一代人能吃苦耐劳,坚强勇敢。这也要感谢那个时代吧!

    从少年到青年,又到老年,我经历了离开村子,回到村子,又再次离开村子的人生过程。

    现在,我每次回到村里,经过当年的学校旧址,仍然会投去深情的一瞥。虽然遗址尚存,可是老槐树不见了,瀑布似的紫藤萝花早无踪影,那半截铁轨也不知流落何方,每当回忆起那个短暂快乐的小学时光,心中不免有些惆怅。贺老师走了,他去了一个没有喧嚣没有嘈杂色彩的世界,村里也再无人提起他。时光不能倒流,但是,我心里一直怀念他。贺老师教了我一年,让我受益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69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